棚室西紅柿與平菇高效套種

在溫室和塑料大棚內將平菇與西紅柿進行套種栽培,既能為平菇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又可充分利用空間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菌菜的產量和品質,顯著增加經濟效益。一年可種兩季蔬菜兩茬平菇,經濟效益極為顯著。現將其高效套種技術介紹如下:

1.茬口合理安排西紅柿是一種生長期比較長的蔬菜,冬季棚室生產,與中、低溫型平菇套種極為合適,種植時西紅柿按常規管理,西紅柿田裡預留放平菇菌棒的溝。在生態溫室內,西紅柿套作平菇,春節前後上市,市場價格高。西紅柿品種應該選擇早熟,抗逆性強,果大豐產皮厚的無限生長型,如中蔬4號、魯粉3號等,8月中旬西紅柿育苗,9月下旬移栽。平菇可選中、低溫型品種,9月下旬平菇配料裝袋,發滿菌後移到西紅柿行間覆土,11月平菇上市,直到翌年1月份生產結束。製作平菇的培養料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選擇,組合培養料比單一培養料要好,發酵料要比生料要好。

2.西紅柿栽培技術整地前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3000千克、尿素50千克、硫酸鉀50千克、複合肥50千克、深翻細耙,9月中旬扣膜。選擇陰天或傍晚定植,定植前一天苗床灌大水,以便切坨起苗。大小行種植,大行距0.8米,小行距0.5米,株距0.3米,邊切坨邊起苗邊栽苗,嚴格選苗,將苗坨扶直,培少量土後澆足水,水滲後封土,密度667平方米3300株,平菇套種在大行內。定植初期棚室上面進行遮陽,降低溫度,減弱光照強度,利於促進緩苗。西紅柿秋冬茬栽培生育前期外界降到15℃以下時,只是白天通風,夜間蓋嚴薄膜不再通風。當室內夜間氣溫不能保持10℃以上時,夜間覆蓋草苫進行保溫,隨著外界氣溫的繼續下降,逐漸減少通風量和縮短通風時間,最後密閉晝夜不通風;當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時進行第一次追肥澆水,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隨水灌入溝中。第二穗果膨大期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以補充果實膨大所需營養,以後澆水追肥應酌情適量進行;西紅柿秋冬茬栽培採用單幹整枝方法,即留主枝生長、開花結果,各葉腋發生的側枝全部摘除。為促根系發育和防地上部徒長,側枝不宜過早摘除,當第一側枝長度達5釐米左右時再摘除。一般主枝留3穗果,在第5花序開花後,花序上留2~3片葉摘心,每個果穗留4~5個果,促果膨大,提高果實的商品性。病葉、老葉應及時摘除。第一穗果實達到綠熟期後,下部葉片可全部摘除,利於通風透光,促果膨大,減輕病害發生;開花盛期,選晴天上午9~10時,用防落素噴花,目的是保花保果。見果後每10天噴1次64%殺毒鞏,防治疫病,每隔20天噴1次速克靈防治灰黴病。發現病毒病,用病毒寧噴施,連續2次。發現蚜蟲,用敵殺死噴霧防治。在西紅柿轉色期,用乙烯利催紅,最後1次採收後,可貯存一段時間。紅果放在2~5℃、綠果放在10~20℃條件下貯存。

3.平菇栽培技術用新鮮的玉米芯作培養料粉碎成粒(粒徑5毫米以下),並加入8%麥麩、1%石膏、1%複合肥、4%石灰、0.2%多菌靈,含水量70%,pH值9,建堆發酵7天,注意定時翻堆,測定pH值7,含水量65%。培養料發酵完後,用22釐米×50釐米栽培袋進行4夾3生產法接種。在大行中間開寬0.4米,深0.2米的栽培溝,溝底整平澆水,畦底撒層石灰粉消毒。管理上按菌袋常規管理方式進行管理,菌袋長滿後移入西紅柿田裡事先留出的埋菌棒的溝內,覆土2釐米後澆1次大水,10天左右就可以出頭潮菇。頭潮菇採收後,去掉老化菌膜,此時正是西紅柿旺長期,可為平菇培養料追1次肥為下一次出菇做準備。從第一次出菇到出菇結束大約可出4~5潮菇,歷時50天左右,平菇栽培結束,平菇廢料翻耕入大田作肥料,為下茬栽培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