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不败之地

昨天晚上得到上了一个华杉的精品课,精讲《孙子兵法》,试听了一节,他把孙子兵法提炼为两个核心词“不战”、“不败”。其中“不败”这个词把我之前的零散知识给攒起来了,受益颇多。前段时间二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曾国藩打仗有个明显的特点“结硬寨,打呆仗”,当时左宗棠和他的学生李鸿章都瞧不起他,觉得他打仗太过迂缓。但正是这种迂缓,让他在关键时刻立下了事功。他打仗每到一个地方先安营扎寨,挖战壕,里三层外三层,然后就是等着别人来打他,更有甚者,一场战争结束,周围地貌都被他改变了。经过华杉的提炼,“不败”这个词让我醍醐灌顶,就曾国藩而言,何止打仗如此,他的一生都是在践行“不败”二字。

曾国藩一生崇尚“拙诚”,讲求固本为先。30岁之后行事,以守拙立诚为要,以此固本。固本为何意,于他而言就是通过持之以恒的笨功夫来完善壮大自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每天坚持写日记,一直坚持到死前一天,让他形成了时刻冷静反省的习惯,在人生低谷能够绝地反弹,在人生巅峰懂得理智的避开历代功臣功高震主的悲惨下场,这些都是不败的能力。

孙子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也就是说先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敌之机。“不败”只可内求,而不可外取,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扯到内控点的理论,这个观点查理·芒格和瑞·达利欧都曾提到过,一个事情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能够把控的,对于那些不能控制的就顺其自然,等待机会。

以“不败”的视角看问题,就是回归自身去做事情,自然就少了一些为了求胜的投机行为,曾国藩说“天道忌巧”,并一生践行。现实生活中的所有投机行为都是为了“寻巧”,赌博炒股为了更快的赚钱,而胜负自己难以控制;工作中偷懒拖延,觉得将来会有时间,而将来不可控;酒后开车,觉得自己没问题,而酒后自己状态是不可控的.....墨菲定律说,凡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与其寄希望于运气,倒不如“反求诸己”,从自身堵塞错误的源头,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