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於不敗之地

立於不敗之地

昨天晚上得到上了一個華杉的精品課,精講《孫子兵法》,試聽了一節,他把孫子兵法提煉為兩個核心詞“不戰”、“不敗”。其中“不敗”這個詞把我之前的零散知識給攢起來了,受益頗多。前段時間二讀《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曾國藩打仗有個明顯的特點“結硬寨,打呆仗”,當時左宗棠和他的學生李鴻章都瞧不起他,覺得他打仗太過迂緩。但正是這種迂緩,讓他在關鍵時刻立下了事功。他打仗每到一個地方先安營紮寨,挖戰壕,裡三層外三層,然後就是等著別人來打他,更有甚者,一場戰爭結束,周圍地貌都被他改變了。經過華杉的提煉,“不敗”這個詞讓我醍醐灌頂,就曾國藩而言,何止打仗如此,他的一生都是在踐行“不敗”二字。

曾國藩一生崇尚“拙誠”,講求固本為先。30歲之後行事,以守拙立誠為要,以此固本。固本為何意,於他而言就是通過持之以恆的笨功夫來完善壯大自己,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他每天堅持寫日記,一直堅持到死前一天,讓他形成了時刻冷靜反省的習慣,在人生低谷能夠絕地反彈,在人生巔峰懂得理智的避開歷代功臣功高震主的悲慘下場,這些都是不敗的能力。

孫子說“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也就是說先要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後求勝敵之機。“不敗”只可內求,而不可外取,說到這裡不得不再次扯到內控點的理論,這個觀點查理·芒格和瑞·達利歐都曾提到過,一個事情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能夠把控的,對於那些不能控制的就順其自然,等待機會。

以“不敗”的視角看問題,就是迴歸自身去做事情,自然就少了一些為了求勝的投機行為,曾國藩說“天道忌巧”,並一生踐行。現實生活中的所有投機行為都是為了“尋巧”,賭博炒股為了更快的賺錢,而勝負自己難以控制;工作中偷懶拖延,覺得將來會有時間,而將來不可控;酒後開車,覺得自己沒問題,而酒後自己狀態是不可控的.....墨菲定律說,凡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一定會發生,與其寄希望於運氣,倒不如“反求諸己”,從自身堵塞錯誤的源頭,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