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專業術語大全

房地產專業術語

1、房地產:房產與地產的合稱,是不動產。

2、五證二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土使用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預售許可證》、《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商品房使用說明書》

3、商品房:專門用以買賣的房屋。有產權保障,可自由出租抵押。

4、商住房:即可用於住家使用,也可以用於辦公的商品房。

5、集資房:由單位統一籌集各需要住房的客戶資金,而建造之房屋,通常僅有一整棟的一張產權證,客戶沒有單獨的產權證。

6、安居房:﹙經濟實用房=安居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戶為供應對象,並按國家住宅建設標準﹙不含別墅、高級公寓、外銷住宅﹚建設的普通住宅。﹙其實行的是土地無償劃拔,住戶只擁有該土地的使用權,如需辦理國土證,則要另外出資,並享受政府扶持稅費減半徵收。其房價由政府部門核定,利潤只能在3%以下。﹚

7、躍層:是一套住宅佔兩個樓層,有內部樓梯聯繫上下層。﹙一般在首層安排起居室、廚房、餐廳、衛生間,二層安排臥室、書房、衛生間。﹚

8、複式:概念上是一層,並不具備完整的兩層空間,但層高比普通住宅高,可在局部分出夾層,安排臥室或書房等,用樓梯聯繫上下。﹙夾層在底層的投影面積只佔底層面積的一部分,夾層和底層之間有視線上的交流和空間上的流通。﹚

9、錯層:縱向或橫向剖面中,樓層的幾部分之間樓地面高低錯開。

10、標準層:平面佈置相同的住宅樓層。

11、高層:8層以上,帶有電梯,鋼筋混凝土結構

12、多層:7層以下,一般不帶電梯,磚混結構

13、騎樓:有雨遮之一樓直道部分

14、裙樓:指建築體底部較龐大之建築體,常用於商業、辦公

15、承重牆:承受房屋重力的牆,不可任意拆改、破壞

16、非承重牆:一般情況下僅承受自重的牆。

17、剪力牆:承受地震力的鋼筋混凝土牆

18、隔牆:用以隔斷空間的牆,一般不承重

19、結構牆:主要承受側向力或地震作用,並保持結構整體穩定的承重牆,又稱剪力牆、抗震牆等。

20、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和鉸接相連接成承重體系的房屋建築結構。

21、消防電梯:專門用以消防滅火電梯,有抽菸排風功能

22、客梯:住戶人流用梯有相配套安全配置保障

23、貨梯:用以運送貨物電梯

24、管道井:用以佈置各類管道的空間井道

25、井筒:指大樓電梯、步梯、管道、公共廁所、茶水間集中的地方

26、空氣流動:空內通風對流通暢,自然對流的換氣能力

27、採光:獲得光亮,直接接受自然光線和亮度

28、通風:風(空氣)之來源、去路。

29、進深:房間長度方向叫進深,寬度方向叫開間

30、層高:上、下樓面之間的距離

31、建築密度=建築佔地面積/建築用地面積

32、社區公攤:建築物每戶都會直接使用及間接使用的公用部分

33、套內公攤:本樓層住戶直接使用及間接使用的公用部分

34、期房和現房:項目剛開發或開發階段叫期房,項目完全建成,經驗收合格後叫現房。

35、封頂:指結構體完成

36、交房:交付房鑰匙給客戶使用

37、國土使用證:准許某工地所屬使用土地的證明

38、建設產權證:用以證明房屋擁有權所屬的證件

39、抗震烈度:建築抗震設計安全設防標準

40、天花板:即室內頂部樓板

41、底板:二樓之底板即為一樓之天花板的背面

42、衛浴三大件:洗臉盆、浴盒、坐式馬桶

43、廚具五大件:洗滌池、料理臺、吊櫃、灶臺、抽油煙機

44、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45、走廊: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46、淨高:樓面或地面至上部樓板底面若吊頂底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47、造型:建築物外觀.

48、室內配置:指房間/客廳/浴廁/廚房/陽臺之位置排列,使之動線簡捷便利,私密性,通風采光等。

49、格局:單元內分割情況,指一戶房屋之屋型方正或屬長形、不方正、異形。

50、私密性:指私生活之隱私性(動靜分區,棟距要寬)。

51、座向:指房屋之方向(朝南、東佳,朝北次之,朝西最差)。

52、景觀:指觀看景色之視野。

53、臨街:建築物前後左右臨之道路或巷子(臨街巷道要寬暢銷)。

54、棟距: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的臨棟間隔距離(寬/應最少8米)。

55、陽臺:直上方設有遮蓋物者(封閉陽臺算全面積,半封閉陽臺算半面積)。

56、露臺:直上方沒有任何屋廳遮蓋物之平面。

57、單元式高層住宅:由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單元均設有樓梯、電梯的高層住宅。

58、塔式高層住宅: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佈置多套住房的高層住宅。

59、通廊式高層住宅:由共用樓梯、電梯通過內、外廊進入各套住房的高層住宅。60、小區佈局形式:行列式、圍合式、組團式。

61、建築形式:塔式、板式、牆式。

62、窗:落地窗、陽光窗、轉角飄窗、弧形窗、天窗

63、生地:待開發的國有土地。這類土地主要指離城鎮較遠,無市政基礎設施、未開發的土地。

64、毛地:已有地上建築物及附屬設施的國有土地叫毛地。這類土地原指地上原有建築物、附屬設施將被改建的土地。

65、熟地:已完成市政基礎建設的國有土地叫熟地,這類土地主要是指完成七通一平的土地。

66、三通一平:三通指水通、電通、路通、場地平整。

67、七通一平:通上水、通下水、通電力、通電訊、通煤氣、通交通、通熱力、場地平整。

68、土地出讓:國家將國有土地的一定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給國家支付一定金額的行為。一般有協議、招標、拍賣三種方式。

69、土地劃撥:持縣級以上的政府依法規將土地劃撥給土地使用者無限期使用的一種形式。

房屋建築的構造:由基礎、牆體、梁、板、柱、屋頂、樓蓋、樓梯和門窗、陽臺、雨蓬等部分組成。

70、起價:目前銷售中最低的單價。

71、均價:樓盤所有單元價格總和平均之後的價格。

72、最高價:目前銷售中最高的價格。

73、一口價:不分樓層,不分朝向的價格

74、銀行按揭:以商品房抵押的形式向銀行申請貸款,並在規定的年限內以月供形式向銀行償還貸款

建築常用名詞

1、 什麼是容積率?

答:容積率是項目總建築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一般用小數表示。

2、 什麼是建築密度?

答:建築密度是項目總佔地基地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3、 什麼是綠地率(綠化率)?

答:綠地率是項目綠地總面積與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數表示。

4、 什麼是日照間距?

答:日照間距,就是前後兩棟建築之間,根據日照時間要求所確定的距離。日照間距的計算,一般以冬至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層窗臺以上牆面,能被太陽照到的高度為依據。

5、 建築物與構築物有何區別?

答:凡供人們在其中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都叫做建築物,如公寓、廠房、學校等;而人們不在其中生產或生活的建築,則叫做構築物,如煙囪、水塔、橋樑等。

6、 什麼是房屋的開間、進深?

答:開間指一間房屋的面寬,及兩條橫向軸線之間的距離;進深指一間房屋的深度,及兩條縱向軸線之間的距離。

7、 什麼是層高?什麼是淨高?

答:層高指建築物的層間高度,及本層樓面或地面至上一層樓面或地面的高度;淨高指房間的淨空高度,及地面至天花板下皮的高度

8、 什麼是建築總高度?

答:建築總高度指室外地坪至簷口頂部的總高度。

9、 什麼是建築面積、使用面積、使用率?什麼是交通面積、結構面積?

答:

(1)、建築面積指建築物長度、寬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積再乘以層數。它由使用面積、交通面積和結構面積組成。

(2)、使用面積指主要使用房間和輔助使用房間的淨面積(淨面積為軸線尺寸減去牆厚所得的淨尺寸的乘積)。

(3)、使用率亦稱得房率,指使用面積佔建築面積的百分數。

(4)、交通面積指走道、樓梯間、電梯間等交通聯繫設施的淨面積。

(5)、結構面積指牆體、柱所佔的面積。

10、 什麼是紅線?

答:紅線指規劃部門批給建設單位的佔地面積,一般用紅筆圈在圖紙上,具有法律效力。

11、 建築物如何劃分等級?

答:建築物的等級是依據耐久等級(使用年限)和耐火等級(耐火年限)進行劃分的。

(1)、按耐久等級劃分,共分為四級:一級,耐久年限100年以上;二級,耐久年限50~100年;三級,耐久年限25~50年;四級,耐久年限15年以下。

(2)、按耐火等級劃分,共分為四級:從一級到四級,建築物的耐火能力逐步降低。

12、 什麼是磚混結構?

答:房屋的豎向承重構件採用磚牆或磚柱,水平承重構件採用鋼筋混凝土樓板、屋頂板,此類結構形式叫磚混結構。

13、 什麼是框架結構?

答:框架結構指由柱子、縱向梁、橫向梁、樓板等構成的骨架作為承重結構,牆體是圍護結構。

14、 什麼是剪力牆?

答:剪力牆指在框架結構內增設的抵抗水平剪切力的牆體。因高層建築所要抵抗的水平剪力主要是地震引起,故剪力牆又稱抗震牆。

15、 什麼是框架剪力牆結構?

答:框架剪力牆結構指豎向荷載由框架和剪力牆共同承擔;水平荷載由框架承受20%~30%,剪力牆承受70%~80%的結構。剪力牆長度按每建築平方米50mm的標準設計。

16、 什麼是全剪力牆結構?

答:全剪力牆結構是利用建築物的內牆(或內外牆)作為承重骨架,來承受建築物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的結構。

17、 什麼是筒體結構?

答:筒體結構由框架-剪力牆結構與全剪力牆結構綜合演變和發展而來。筒體結構是將剪力牆或密柱框架集中到房屋的內部和外圍而形成的空間封閉式的筒體。其特點是剪力牆集中而獲得較大的自由分割空間,多用於寫字樓建築。

18、 什麼是鋼結構?

答:鋼結構是建築物的主要承重構件由鋼材構成的結構。具有自重輕、強度高、延性好、施工快、抗震性好的特點。鋼結構多用於超高層建築,造價較高。

19、 與磚混結構相比,框架結構有何優、缺點?

答:優點:(1)、自重輕:磚混結構自重為1500公斤/平方米;框架結構如採用輕板(加氣混凝土隔牆、輕鋼龍骨隔牆等)的自重為400公斤~600公斤/平方米,僅為磚混結構的1/3。

(2)、房間佈置靈活:框架結構的承重結構為框架本身,牆板只起圍護和分隔作用,因而佈置比較靈活。

(3)、增加了有效面積:框架結構牆體較磚混結構薄,相對的增加了房屋的使用面積。

缺點:(1)、用鋼量比磚混結構高出約30%,與磚混結構相比,造價偏高。

(2)、部分柱子截面尺寸過大,會凸出牆外,影響美觀。

20、房屋結構的類型:

鋼結構: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材料建造的,包括懸索結構。

鋼、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鋼筋混凝土建造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

混合結構: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和磚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鋼筋混凝土製成,以磚牆為承重牆,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

磚木結構:是指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磚、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製房架、磚牆、木柱建造的。

其他結構:是指凡不屬於上述結構的房屋都歸此類。如竹結構、磚拱結構、窯洞等。

21、一個建築物都有哪些部分組成?

主要是承重構件,基礎,牆,樓面層,地坪,樓梯,屋頂,門窗,還有其他的附帶構件陽臺,雨蓬,煙筒,散水等。

22、結構裡主要構件有什麼?

板(預製,現澆,樓梯板,屋面板等),梁(框架樑,簡支梁,圈樑,過樑,樓梯梁等),柱子(框架柱子,構造柱,暗柱等),牆(承重牆,非承重牆,剪力牆等),基礎(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樁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