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自仁宗朝以来,改革逐渐成为赵宋精英士大夫的共识,包括后来被称为“元祐旧党”的士大夫,大都主张改革。因此,北宋时期,先后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两次大规模的改革运动。王安石改革,本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然而,为何同样希望改革弊政的大批士人,先后站到了变法的对面呢?难道仅是因为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为何变法最后失败了呢?笔者以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变法的总体设计存在严重缺陷,“蓝图清楚,但路线图模糊”。

改革预期达到的效果,王安石们,心中有数。而改革领域的选择、变革的步骤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没有清晰明确。刚开始时,他们还能按部就班,先在小范围内作实验,尔后大面积推广。后来,他们发现改革的节奏和效果,远不如预期,难免急躁。富国强兵的热望,导致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过急过快的措施。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 (图自网络,侵删)


2.改革节奏过急过快,导致变法所需人才缺口过大。

用人问题,一直是“王安石变法”饱受病垢的一方面。改革范围广,节奏快,不免需要大批认同新法,而且又有能力的官员能吏。而变法派,几乎没有先期培养人才,而是把改革科举、培育人才,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同时进行。变法人才缺失,是导致新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人才缺口过大,变法当局“饥不择食”,任用了一批品德有缺、操守不佳的人员。这导致了变法派内部的分裂,改革派的内耗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这些人员加入变法队伍造成三大恶果:

第一,这些表面上支持变法,却借机揩油,敲诈勒索者,在外毁掉了变法派的名声,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第二,这些人的加入,导致变法派利益关系复杂化,进一步导致变化派内部的分裂。吕惠卿等本来是王安石得力助手,自己上位后,担心王安石复官,故而极力排击和打压王安石。借打击王安石弟弟王安国等人,阻挠王安石重回变法领导岗位上。变法派的内耗,无疑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第三,这批人的加入,导致有操守和名望的许多士人官员,反感变法,觉得变法非但未带领国家走向富强,反而成了小人们以公谋私的机会。并因此不遗余力地反对和阻挠变法,这导致变法的阻力越发强大。


4.王安石变法的缺乏文化和舆论方面的支持。

王安石有名的“三不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三不足”虽然能够显示王安石打破惯性、锐意改革的魄力,但是却容易遭致反感,乃至反对。

中唐以来,儒学复兴运动,逐渐高涨,儒学的重要理念就是“法先王”,学习尧舜禹、周孔等明君贤臣的治国理念。太祖等开国皇帝,又特别注重“立家法”,开创一些规范,并且严格要求子孙奉行。在这种文化、政治大背景下,王安石抛出“三不足”,很容易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

“人言不足恤”,从侧面说明,变法没有得到士论的认同,没有在舆论上占据优势地位。“乌台诗案”,整治苏轼,亦是从反面说明变法者没有在舆论层面上,取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同。就算能够钳制人口,但不能降服人心,阻力不会变小,只会慢慢积聚,而后以爆发式反弹。后来司马光执政后,果然激进地尽废新法,他自己都说这样做不太好,但是不这么做,可能会更惨。


5.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和神宗,性格都有刚愎自用的一面,致使新法在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纠错措施。

这导致他们在新法出现问题时,不能采取有效的纠错措施,积弊过多,积重难返。积弊过多,导致新法批评者更为猛烈和坚决的不合作或者反对。

且不说王安石自己的兄弟至亲,就连二程中的程颢、二苏中的苏辙等一批精英士人,起初是在变法队伍之中,他们指出了新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有所调整。结果,被视作反对新法,被排斥打压,原本处于观望之中的士大夫,其中一大批最后生生被王安石推到对立面去了!

某些历史教科书,把宋人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变法损害了既得利益者,这些保守的地主官僚阶层,无法容忍自身的利益遭到侵害,故而千方百计阻挠新法。然而,包括保甲法、保马法、市易法、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等,损害和威胁的最大最广的,不是地主阶层,而是寻常百姓。反对派,并非都是保守派,相当一部分都是站在为朝廷稳定和繁荣的角度考量的,而非出自个人私利。司马光、苏轼、张方平等人激烈反对新法,是因为他们深信王安石变法会毁掉赵宋王朝。他们对王安石本人的才华和能力,都没有恶评,但对其变法,则持不同意见。


6.运气等偶然因素。

且不说,如果没有“熙河之役”,没有永乐城的惨败,如果神宗能够多活二十年,如果王安石独子王雱没有意外早逝,安石没那么早丧失人生的希望,没有失去变法的信心,如果当时的西夏和契丹没那么强大……少了几重坏的偶然,或者多了几种好的偶然,变法失败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

“新法”本身已有种种问题,执行之时,人才又不足,加上用人失当,出现种种偏差。外有反对派的不合作,甚至阻挠,王安石变法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然而,新法的影响,并未随着神宗、王安石先后辞世而消失。相反,

王安石变化深刻影响了北宋的政治格局,其后的哲宗、徽宗和钦宗三朝,都受变法的深刻影响。后世,从宋代至今天,仍有很多人,甚至认为王安石变法变乱了赵宋王朝,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变法是否是北宋灭亡的主因、如何评价王安石等问题,“风雅人文观察”将逐一探讨,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