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马镫是一种常见且必须的马具,它结构虽然极为简单,但是能够在上马时给骑士一个借力点,在骑行的过程中也能够帮助人保持平衡,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也正是因为马镫的非凡意义,所以对于马镫的相关历史问题,国内外都有很多人在关注,不管是历史、考古学界的学者们还是普通的爱好者,往往都能说出许多道道来。不过,也能看到,很多朋友对马镫的历史还是存在一些误会的,甚至包括一些不专门研究马具的专家学者,所以在这里对一些典型的误解加以系统性地澄清。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误会一:秦汉时期有马镫

这也是关于马镫的误会中最严重的一个。

目前考古材料中见到的最早的马镫证据,来自于长沙郊区金盆岭的一座西晋墓中,该墓出土了一组骑马奏乐俑,在部分骑士的马鞍左侧悬挂有一枚小三角。很多学者认为,这个就是马镫,只是它还处于原始的阶段,只用于上马的瞬间,骑上去以后就不用了。而且只在马鞍左侧有,所以被称为“单镫”。刚好,这座墓的墓砖上有年代铭文,据此可知它是西晋永年二年(公元302年)的墓,时值著名的傻子皇帝晋惠帝在位,西晋距离灭亡还剩下14年了。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长沙晋墓陶马

再往后,到了东晋时就出现成熟的双马镫了,在南京象山的一座东晋墓里出土了配备有双马镫的陶马,墓主人被推测为王羲之的叔父,平南将军王廙,王廙亡于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象山晋墓陶马

所以,说两晋时期有了马镫这是毫无问题的,可是再往前呢?


有些人觉得,秦汉时期,或者至少汉代是有了马镫的。

他们是怎么样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呢?

首先,肯定是没有考古材料来支持的,因为目前所看到的秦汉时期的考古材料中,无论是实物遗存还是壁画、陶俑,都还没有任何关于马镫的可靠证据,以前有些以为是马镫的,也是误判(后面还会专门说)。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西汉骑马俑

因此,他们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出发去推测。不过秦汉时期的历史文献也压根没有记载过马镫,甚至在当时,“镫”这个字都不是指马镫,而是铜灯。

其实,他们的主要推测理由是,在汉代出现过大规模的骑兵,而且有过骑兵远途奔袭的例子,比如卫青霍去病等人率军反击匈奴就是如此。那么“以常理度之”,没有马镫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汉代应当有马镫。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可是我们也都知道,很多事儿是不能简单地以常理来揣测的,何况这个“常理”本身是不是可靠还未必呢。举个例子,现代管理一支庞大的军队,是需要信息化的,得有先进的通讯设施和电脑,那么古代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怎么办?如果我们不去深入了解古代军队的管理和指挥系统,是不是也可以“以常理度之”,推测古代就有了电脑这些?

我们今天的普通人没有马镫确实不便于骑马,但是古代骑兵是要经过训练的啊。有马镫,自然可以改良骑马,但是没有马镫,未必不能骑马对不对?亚述人、斯基泰人都是没有马镫的,可是人家照样骑得666啊!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斯基泰骑士

考古是一门讲求实证的学科,不能超越材料去做过多的猜测。目前,我们看到的秦汉时期的马鞍材料都属于低矮的软垫式马鞍,既没有装配马镫的需求,也不具备装配马镫的稳固结构,所以不宜单凭猜测把马镫的出现时间提前到秦汉。


误会二,曲腿=有马镫

这也是一些朋友猜测汉代有马镫的重要理由,在汉代的画像石、壁画中,常能够看到骑马的形象,这些骑士的腿部有些是弯曲状的,因此就有人推测这样的姿态是因为使用了马镫。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西汉骑射壁画

实际上说这种话的人,应当都没有骑过马。只要骑马就会知道,在马背上哪怕没有马镫,腿也会自然呈现弯曲状,不信我们可以看看这些孱骑,也就是骑裸背马的图片。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那些年,关于马镫的误会居然这么多(一)

孱骑

有图有真相,无需我多说。本期就先谈这些,下期继续聊马镫的误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