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首富遭黑天鵝,債務已還清股民仍不買賬,市值一天蒸發200億

文|AI財經社 劉碎平

編|鹿鳴


嘉興首富遭黑天鵝,債務已還清股民仍不買賬,市值一天蒸發200億


1月17日下午,港股上市公司佳源國際控股突遇“黑天鵝”。

下午股市開盤,佳源國際股價旋即遭遇斷崖式受挫,盤中跌幅一度接近90%。截至17日收盤,佳源國際報收於2.52港元/股,跌幅達80.62%,一天之內,市值縮水約270億港元(約人民幣233億元)。

1月8日,佳源國際公佈的2018年業績顯示,2018年12月份實現銷售額21.53億元,與上月的24.04億元相比下降10.5%。此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12個月,佳源國際實現銷售金額約201.8億元,較2017年的103.7億元上升94.6%。

經此大跌,佳源國際過去一年等於白乾。

嘉興首富遭黑天鵝,債務已還清股民仍不買賬,市值一天蒸發200億

債務到期或為罪魁禍首

業界普遍認為,佳源國際今日大跌或與一筆金額為3.5億美元(約合23.72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債有關。

據相關媒體報道,香港資本市場知名人士、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強調,今年是地產開發商的暴雷年。

1月17日晚間,佳源國際對此予以了否認。佳源國際在其官網稱,集團分別於2018年1月19日及4月26日發行,共值3.5億美元票息8.125釐的優先票據,集團確認已償還全數款項。並表示,“集團強調目前財務狀況健康,業務運作正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從此類企業經營來看,這兩年其實屬於相對穩健的,雖然此前有一些業績上的風波,但是本身也沒有業績下滑的風險,基本上可以享受部分投資城市交易仍偏活躍的態勢。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來解釋此類企業股價下跌,似乎說服力是不強的,而且近期也沒有各類要管控樓市或者管控房企的聲音,政策面只會繼續向好。”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此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佳源國際還在今年年初遭遇了烏龍事件。

1月2日,樂居財經發布的《2018中國百強房企銷售增幅排行榜》中,佳源集團以2017年銷售額為79.2億元,躍升至2018年的875.5億元,銷售增幅高達1005%,高居榜首。

由於佳源集團在業內知名度不高,因此榜單發佈之後引發了市場強烈質疑。之後樂居方面於1月14日發佈聲明稱,佳源集團與佳源國際主體不一致,佳源集團2017年銷售額為為508.25億,2018年銷售額為875.5億元,實際增幅72.2%。而在榜單中2017年的銷售額“79.2億元”,只是佳源集團關聯公司、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佳源國際”。

但鑑於中指研究院等其它機構發佈的榜單中,並無這家房企的名稱,因此外界對佳源的真實業績仍然是將信將疑。

創始人為浙江嘉興首富

1979年,在經歷輟學和擁有第一份工作後,20歲的農家子弟沈天晴(原名,沈玉興)參與了東田皮鞋廠的籌建。這款皮鞋被命名為“足佳”。

兩年後,大膽的沈天晴將全鄉的皮革企業合併起來,組建成一個皮革公司。“如果能橫向聯合,那力量就大了。”在《致敬改革 禾商實錄》一書中,沈天晴如此回答。

幾年後,沈天晴“皮鞋大王”的稱號,廣為流傳。在沈天晴的帶領下,足佳皮鞋闖進了北京、上海等賣場,甚至一度在全國20多個省市建立了150多個銷售網點。

1984年,《浙江日報》號召全省鄉鎮企業向步鑫生、魯冠球和沈天晴學習。這一年,沈天晴年僅25歲。彼時,步鑫生50歲,魯冠球39歲。

活絡的沈天晴,還成立了嘉興市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前進鞋業有限公司。不久,憑藉過人的能力,進入官場的沈天晴也如魚得水。正因為過人的商業頭腦,為他帶來了不小的爭議,30歲出頭的沈天晴決定辭官出海。

1995年,沈天晴在浙江省嘉興市成立了主要從事物業開發的公司佳源創盛(前嘉興足佳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同一年,公司開建第一個項目——嘉興秀州路商辦綜合樓。

之後的20幾年裡,“佳源”品牌在沈天晴的帶領下,越做越大。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佳源集團在中國擁有的物業組合超過四十個。2016年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先後在深圳、江門及澳門取得多個項目,並於2018年在港成立合資公司,正式進軍香港房地產市場。

目前,佳源集團旗下擁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佳源國際、博源控股、聯合錫礦、西谷數字。佳源國際為佳源集團旗下地產板塊唯一上市公司。

據《2018胡潤百富榜》顯示,60歲的沈天晴以180億身家,位列榜單187位。曾是浙江嘉興首富。

“替老闆心疼一會兒!”有佳源國際前員工在得知佳源國際暴跌時感嘆,從鄉鎮企業做到現在,沈老闆一直很節儉,一心撲在工作上。

嘉興首富遭黑天鵝,債務已還清股民仍不買賬,市值一天蒸發20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