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我们看三国历史的时候,通常都会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东征西讨34年,手下兵多将广。而且三国时期曹操的势力和自身的能力相比于刘备和孙权好太多,但是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带着这个问题,小编带您详细分析一下曹操相比于历代开国君王,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并没有吞并天下的雄心

许邵曾经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请注意,许邵嘴里说曹操仅仅是乱世的"奸雄"。可能很多喜欢三国的人们不太同意许邵的说法,他们认为曹操具有雄才大略,是帝王级别的人物。这也难怪,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在对比了其他群雄之后都难免会有这样的认识。

可事实上曹操并没有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这里举一个朱元璋的例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时候采取的是"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就是埋着头只管讨伐其他军阀,反正不做出头鸟。反观曹操,自从官渡之战战胜了袁绍、平定了辽东之后就开始志得意满起来,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还修了铜雀台,准备虏美女以供自己享乐。在朝廷里逼汉献帝封他为魏王,大权在握的同时诛杀异己,居然把颇有名望的孔融都杀掉了。

试问,这是一个立志统一天下的人做出的事情吗?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还有,不久之后的赤壁之战前,虽然"横槊赋诗"在历史上很有名,他也自诩周公,但还不是照样在赤壁被一把火烧掉了裤子,亮出了屁股。赤壁之战与其说是周瑜指挥的好,还不如说是曹操太自大,最后还说如果不是郭嘉在,他也不至于败成这样,间接打了手下一帮谋士的脸。

对了,曹操还有一个嗜好,喜欢人妻。当年喜欢张绣的嫂子,气得张绣要杀他,最后还害的自己的儿子、侄子和典韦命丧黄泉。这是一个雄主能做出的事情吗?虽然汉高祖刘邦也好色,但还不至于昏庸到如此程度。

从这些事情上就能看出曹操和朱元璋、刘邦的差距。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也没有开国帝王的胸怀

曹操性格多疑是众所周知的,典型的就是"梦中杀人"的伎俩。还有就是赤壁之战前被反间计杀掉蔡瑁、张允,说白了就是不信任,不放心。张辽很忠心吧、很厉害吧。但是曹操派他抵御孙权,也仅仅是抵御,从来不给出兵的权利。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曹操在死之前但凡有战争都是自己亲自挂帅。虽然这与他的军事才能有关,但一个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是他不放心其他人有掌握军队的权利。在三国乱世,掌握了军队就等于有了威望和话语权,曹操多疑的性格可不会放心把军队让其他人完全掌握。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还有一个缺陷是心胸狭窄,不能容人,杀杨修就是一个例子。看看历史上有哪个开国帝王在没有统一前就随意诛杀谋士。荀彧的死也和他有关。就是因为荀彧心怀汉室,反对曹操当魏王就让曹操嫉恨他,最后忧郁而死。

而且曹操性格里还有暴戾的特点。当年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所杀,曹操不仅出兵徐州,而且拿下徐州之后还屠尽城中所有人。报完仇还顺带迁怒了全城的老百姓,这确实不是明君所为。

到了后来西川的张松想给曹操献西川地图,曹操因为人家长得丑就打发人家走了。结果张松最后把图献给了刘备,刘备才得以顺利拿下益州。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曹操有两位强劲的对手

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在天下可谓无敌,但凡征讨就没有不获胜的,但那是因为对手都是二流水平。虽然说官渡之战打败了强大的袁绍,但如果当初没有许攸来投奔曹操,按照曹军粮草计算的话,官渡之战谁胜谁负还未可知。

但之后就没有好运气了。

先是赤壁之战败给了周瑜,被刘备夺取了荆州;后来打襄樊之战又让关羽威震华夏,吓得曹操都想迁都。就算是夺取了汉中,但后来还是被刘备占领。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到了三国后期,曹操的对手就剩下刘备和孙权,但这两个人于之前曹操消灭的军阀不可同日而语。刘备手下,有诸葛亮主管政务,就像刘邦的萧何,而且诸葛亮还兼具张良的谋略;有庞统、法正等超一流的谋士;更有关羽、张飞、马超等得当一面的大将。

孙权手下也不弱。有两代儒将周瑜、陆逊;有极具眼光的战略家鲁肃;有内政高手张昭、顾雍。值得一提的是,孙家出身不好,能在江东扎根多亏靠了张昭提出的"稳定豪强"的政治方针。周瑜和陆逊自不必说,三国时期三大战役有两个都是东吴主导的,一个是周瑜,一个是陆逊。《三国演义》中主要写的是曹魏和蜀汉,其实东吴的实力也是很雄厚的,而且是最后一个被西晋灭国的。

相比于历代开国帝王,曹操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综上所述,曹操一生身经百战,胜官渡、平辽东、征乌桓、降荆州、战西凉、取汉中。如果把他当做一个能够领兵打仗的枭雄还是够格的,但如果认为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和气魄那是错误的。就像后世唐太宗李世民评价他:"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这大概是最中肯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