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是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归晋结束。其实这个说法也对也不对。三国时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说法。广义上的三国时期指的是从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开始,到三国归晋结束;狭义上的三国时期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开始,到公元280年司马炎篡魏称帝结束。从狭义上来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一个新的朝代由此诞生,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几乎所有新朝代的建立,都伴随着战争和死亡,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类似于北宋开国就不说的,那是极少数)。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和221年蜀汉建立之前不久,在公元219年,刘备麾下名将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这场战役刚开始的双方是刘备和曹操,但是在战役进行后不久,东吴的孙权也加入了战争当中,他命吕蒙偷袭关羽的大后方荆州,并且得手。

这场战役由于是当时势力最大的三个军事集团参与的战争,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参战人员之多在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都是少见的。此役之后,刘备集团势力大面积减少,孙权集团占领荆州实力大增,与此同时,曹操在之后不久病逝于洛阳。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围绕着整个战役和曹操之死,在公元219年到221年这个时间段,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

在现在看来,这个现象可能是巧合。但是以巧合的观点来看,这个现象巧合的太离奇。如果这个现象不是巧合,但却没有其他的说法来揭示其中的原因。

历史上的公元220年前后,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吞噬谋臣名将的时间段。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这三年间吞噬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一系列谋臣名将,其数量之大,令人瞠目。

我们来计算一下。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曹魏:

夏侯渊,公元219年初,与刘备军黄忠部在汉中交战时战死。

庞德,公元219年被关羽擒获,被杀死。

杨修,公元219年被曹操杀死。

曹操,公元220年病死于洛阳。

夏侯惇,公元220年四月病逝于洛阳。

程昱,公元220年病逝于洛阳。

于禁,公元221年被孙权遣返回魏后气死。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蜀汉:

关羽,公元219年底,襄樊之战后被东吴杀死于临沮。

关平,公元219年底,与其父关羽一同被东吴杀死于临沮。

黄忠,公元220年8月病逝。

刘璋,公元220年病逝于荆州。

张飞,公元221年,被部将范强、张达杀死。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东吴:

蒋钦,公元219年病逝于军中。

吕蒙,公元220年荆州之战后病逝。

甘宁,公元220年夷陵之战前病逝。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自然死亡或者是战争中战死,其实也不排除这个因素。就算是因为战争死亡一些人,但很多人都是病死的,而且这些人中的年龄相差也比较大。这些人的死亡导致了三国后期的形势变得十分诡异。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第一,关羽的死导致荆州易主,促使张飞被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几乎没有名将可以用。夷陵之战后刘备病逝,黄权降魏,诸葛亮独自撑起蜀汉。不久马超也病死,西凉防守薄弱,导致后来司马懿在雍凉大显身手。

第二,夏侯渊死后汉中失守,蜀汉有了从汉中出兵的条件,不久张辽也病死。虽然后来曹真四路大军攻打汉中,但却被大雨阻断,影响了进军时间,导致无功而返。后来曹真也病死,能抗拒诸葛亮的也只有司马懿了。司马懿因此掌握了军权,获得了在曹魏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第三,吕蒙的死使夷陵之战中孙权启用了陆逊。陆家本来就是东吴大族,陆逊的崛起使东吴士族和朝廷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导致孙权后期性情大变。东吴的局势也因此出现动荡。

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

历史是很有意思的,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一批活跃在东汉末年的谋臣名将的死亡,导致了另一批人走向了历史前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的时间节点,是漫长历史中的一次分水岭。或许是由于时代的需要,历史带走了上一时期叱咤风云的谋臣名将,促生了一批新鲜人物的出现,在确定一个王朝建立的同时,也使历史的走向再一次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于是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产生了各种巧合。

关于历史上类似的现象,欢迎大家在评论中讨论。

如果您喜欢《神奇的公元220年前后:曹魏代汉,刘备称帝,名将扎堆死亡》,请动动手指关注我,也请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