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方臘在中國歷史算是一位名人,他又叫方十三,他是睦州青溪(即今浙江杭州淳安縣)人,北宋末年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雖然北宋末年,朝廷腐敗,外敵內亂頻繁,宋徽宗趙佶仍窮奢極欲縱情享樂。即使當時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宋徽宗仍命人修建延福宮、萬歲山,來供他享樂。宋徽宗這樣做,不但耗盡了人力物力,而且加重了對民脂民膏的搜刮,階級矛盾也更加深了。

可是宋徽宗對此完全不顧,為了他新修建的皇家花園中能佈置上奇花異石供其玩賞,他特派朱勔等人在蘇州設置了一個“應奉局”,強令江東各地官員蒐集花石竹木和珍異物品上京。當時,每十船組成一綱,所以人們又稱其為“花石綱”。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為了裝滿“花石綱”,“應奉局”的衙役們每聽到哪個老百姓家有較別緻的石頭或少見的花木,就說也不說地闖進去強奪而走。

不僅“花石綱”阻礙了糧食的運輸,而且應奉局增加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逼得百姓妻離子散,加上連年災荒,百姓餓死無數。在這些矛盾的積壓中,農民起義的火花不斷孕育壯大。方臘起義也是緣於這些矛盾。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據說,當時方臘和兄弟們正在東山坡上開闢一塊新梯地準備種糧食。就在梯地快要整理好的時候,他們發現在梯地中央有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方臘看到兄弟們都挖不動這塊大青石,就扛著一把三十來斤重的開山鋤,砸了大青石三下,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沒想到大青石並沒有被砸碎,反而在山坡上翻了個身,滾下山去了,露出在它下面的一塊白裡透紅的斗大玉石。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看到這塊玉石,方臘很高興,跳下去抱起了玉石,兄弟中一個“百事通”對方臘說:“老人們說過,像玉石這種寶貝,只有福大命大的人才會有緣得到,沒有緣分、時運的人,即使得到了玉石,也會失去的。”聽了“百事通”的話,兄弟們紛紛祝賀方臘,可是其中的“機靈鬼”卻並不高興,其他人問他原因,他說宋徽宗十分喜歡奇花異石,如果讓應奉局的官吏們知道方臘得到這麼一塊奇石,他們一定不會放過他的。

這時,一個兄弟氣憤地說,這塊玉石是方臘得到的,又不是應奉局的官吏得到的,他們怎麼能不講理地硬搶呢?

“機靈鬼”說應奉局那些官吏如果講理,他們們就不會窮困到這種地步,天下也就不會這麼亂了。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果然在半個月後,應奉局來人了,那些衙役大模大樣地叫喊著讓方臘交出縣太爺的玉石。聽了衙役的話,方臘知道他們要硬搶,便說那塊玉石是自己的,不是縣太爺的,可是衙役們根本不管這些,只是霸道地讓方臘交出玉石。

看到衙役蠻不講理的樣子,方臘的兄弟亮出一把明晃晃的柴刀,對衙役們說如果再強搶玉石,就要了他們的命。衙役們一看不好,立刻跑了。

可是事情並沒有完,隔了兩天,應奉局就派出了一隊兵馬,去強搶方臘的玉石。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這隊兵馬在去搶玉石的路上,嚷嚷著玉石聖潔,要獻給皇上,不能衝了邪氣,必須直路過去取回。所以他們看到民房就拆掉,看到莊稼就毀掉,看到不順眼的老百姓就一頓重打。看到被毀的家園和糧食,老百姓很生氣,最後在忍無可忍之下,他們一擁而上,把這隊官兵打得頭破血流。

縣太爺聽了逃回的人所說的情況後,立刻調來五百士兵,殺向桐樹塢,準備剿滅造反的老百姓。方臘和兄弟們奮力砍殺,將這五百士兵全部殺死了。方臘和兄弟們殺死這些官兵後,前來助威的老百姓歡呼雀躍。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方臘看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就想起了他一直都有的起義的念頭,現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他立刻決定組織百姓起義。

方臘在得到百姓的擁護後,就打著殺朱勔的旗號,發動起義。他擔任起義軍的統帥,自稱“聖公”,並令各級將士裹著各色頭巾,作為區分標誌。起義軍都是由當地深受貪官汙吏殘酷壓迫的百姓組成,所以憤怒的他們殺死了昔日壓榨自己的官吏們,焚燒了官吏們的住宅,瓜分了官吏們搜刮百姓的金銀財寶。因為在起義軍中百姓既能報仇,又能吃飽穿暖,所以越來越多的百姓響應方臘的號召,加入了他所率領的起義軍。

方臘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聚集了幾萬人馬。

對於方臘起義,當地官府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他們派兵前往鎮壓。然而,此時的方臘起義軍士氣正旺,所以不只官府所派的士兵都被打敗了,甚至還有兩名將領也被殺了。獲得此次大勝後,方臘帶領起義軍乘勝攻進了青溪縣,趕跑了那兒的縣官。接著,他帶領起義軍又打下了幾十座縣城,很快他便率領起義軍打到了杭州。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方臘率領起義軍在打下縣城時,處死了那裡的貪官汙吏,將他們貪汙的金銀財寶全部沒收。這些金銀財寶,方臘除了將一部分用來救濟百姓,一部分用作軍餉外,還有一大部分被他秘密藏了起來。

方臘一向喜歡鑿窟為營,踞洞為寨,如他誓師的地方就在青溪西北的幫源洞,之後更是將那裡當成他的政權建立地。傳說方臘的金銀財寶就被他藏在這些人工開鑿的某一洞穴裡。

然而,童貫在方臘兵敗被俘後,攻入幫源洞,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那些金銀財寶的蹤跡。

農民在山坡發現一大青石,他扛鋤頭砸了三下,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方臘雖然已死去八百多年,他生活過的石窟也被人們逐漸發現,可是他所藏的寶藏卻一直沒有蹤影,可能它正隱藏在石窟中的某個秘密角落,等待我們進一步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