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才是馬陵之戰的主將,更被齊王譽為“國之寶”

戰國中期爆發的馬陵之戰,其故址一說在今天的郯城縣境內。當時魏軍攻打韓國,韓國求助齊國。齊國乃發兵救韓,並大敗魏國。此後,魏國霸業衰落,齊國迅速崛起。

此戰是軍師孫臏的成名戰。《史記》記載,齊國主將為田忌,孫臏為軍師,田盼為副將。但在後來出土的魏國《竹書紀年》中,齊國主將為田盼,田忌為副將,孫臏為軍師。《竹書紀年》成書比《史記》要早,且是交戰一方的官方史書,記載有很大的權威性。而在後來的齊楚交戰中,田盼更是大勝田忌,兩人高下立分。

有人說他才是馬陵之戰的主將,更被齊王譽為“國之寶”

馬陵之戰示意圖

參與馬陵之戰的田盼,雖然光芒被田忌和孫臏蓋過,但他卻是齊國曆史上首屈一指的名將。他又名盼子,生活於齊威王、宣王時代。田盼長期戍守齊國西部邊鎮高唐,曾多次率領齊軍攻伐魏、趙。

齊威王時,盼子守齊國西陲重鎮高唐。盼子憑黃河為險,設防衛齊。齊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33年),齊威王與魏惠王狩獵郊外。間歇時,魏王問齊王:“你有國寶嗎?”齊王答曰:“沒有。”魏王說:“我這樣的小國,還有光照十二乘的徑寸之明珠十枚。怎麼這樣大的齊國卻沒有寶貝?”齊王說他對寶貝的看法與魏王不同:臣下檀子,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臣下盼子,守衛高唐,則趙國人不敢到邊界河中捕魚;吏僕黔夫,守衛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遷徙而跟從者七千餘家;臣子種首,防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名臣者,光照千里,又何止十二乘!魏王聽後有愧色。

有人說他才是馬陵之戰的主將,更被齊王譽為“國之寶”

馬陵之戰場景復原(後自刎者為龐涓)

馬陵之戰爆發時,齊威王令田盼與孫子、田嬰三人為將出兵赴援,田盼在此役全殲魏國太子申。

公元前333年,田嬰率領的齊軍在徐州之戰中大敗於楚軍。楚威王欲令齊王將田嬰罷職逐出齊國。此時,從燕國亡命至楚國的張醜對楚威王說,楚之所以勝是因田盼不被重用。若將田嬰趕出齊國,齊王必定重用田盼,再次交戰,勝負未可知。楚王被張醜說服,不再逐趕田嬰。齊王知曉此事後,使盼子為將。當時逃亡楚國的田忌跟隨楚王出征,但在與田盼交戰中大敗,楚威王也只能狼狽逃歸。

公元前325年,田盼與魏將公孫衍合兵,大破趙韓聯軍,為齊國攻取了平邑。公元前312年,齊軍在濮水之戰中被秦、魏、韓打敗。危急時刻,田盼向齊宣王建議“易餘糧於宋”,使敵國“不敢過宋伐齊”,為齊國保存了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