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相當,人口數量為何相差了73倍?

喬喬


印度的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公里,在2017年人口約為13.4億,哈薩克斯坦面積約為272萬平方公里,在2018年人口約為1833萬。兩者面積相差不大,但是人口卻相差很大。人要生存的首要前提就是吃,無論有錢沒錢,一天不吃飯就能把人餓的兩眼冒金星,這時的你只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要吃飯。食物的來源就是農業,農業的主要構成部門首先是生產糧食等農作物的種植業,其次是生產肉蛋奶等的畜牧業,其他還有漁業、林業等,農業的主要兩大支柱是種植業和畜牧業。畜牧業主要有三種方式,放牧、圈養、放牧和圈養結合,所以說草原上的畜牧業也只是畜牧業的一部分。在全球的陸地面積中,沙漠以及荒漠化的土地約佔25%、可耕地約佔11%、森林和林地約佔31%、草原和牧場約佔24%。除了沙漠以及荒漠化的土地和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外,像耕地、林地、草原都可以用於農業生產。其中耕地是土地中被用作農業生產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它是種植業的基本依託同時也是畜牧業的重要依託。

多說一句,飲食結構貴在多樣和合理(糧食、蔬菜水果、蛋類奶類、肉類、魚類等),並不是肉類越多越好。在飲食結構上全球主要分為東方膳食結構、西方膳食結構和地中海式膳食結構。美國就是西方膳食結構的代表,在美國這個糧食生產大國中,其中畜牧業約佔農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美國產出的玉米90%以上用作飼料(主要用於養牛養雞等產業),美國的養牛業的產值約佔美國農業總產值的12%。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在全球食物構成中,以大米、小麥、大豆以及其他雜糧為代表的穀物佔了最大的比例。產出1公斤雞肉大約需要2公斤的糧食,而產出1公斤牛肉大約需要8公斤的糧食,美國的很多糧食都被轉化成了肉類的產出。美國的人均肉類消費比其他西方國家還要高,這種飲食結構造成的結果就是營養過剩,並由此引起肥胖和其他很多疾病。在全球耕地有限並且有很多飢餓人口的情況下,美國人卻在大口大口地吃著牛肉,這不僅是對糧食極大的浪費,同時極大的不公平的事情。

接著說正題,在一般意思上,更多的耕地就意味著更多糧食產出,從而意味著能養活更多的人。在印度和哈薩克斯坦面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之所以印度的人口比哈薩克斯坦多出這麼多,就在於印度的耕地多,同時還有氣候地理環境的因素。根據2005年的一個統計,印度的耕地面積約153.5萬平方公里,佔其國土面積的一半還多。印度在地形上,山地和高原約佔總面積58%,其餘為平原,土地肥沃的恆河平原覆蓋了印度北部、東部和中部的絕大部分地區,並且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雨豐沛,農作物以及蔬菜水果一年四季皆可生長,非常適合農業的發展。這就是印度人口巨大的一個根本原因所在。守著這個“聚寶盆”,但是印度的農業生產率卻比較低,單位產出並不是十分高,對於這個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的國家,水稻理論上可以做大“一年三熟”,但是那也只是理論而已。

反觀哈薩克斯坦,根據2005年的一份報告統計,哈國的耕地面積約為22.2萬平方公里,僅佔其國土面積的8.33%。並且哈國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冬天寒冷,降水並不豐富,很多地方乾旱少雨。哈薩克斯坦沙漠面積很大,荒漠和半荒漠的土地約佔全國面積的60%以上。哈薩克斯坦山區的水資源相對豐富,但是並不是適合大規模的人口居住。湖泊河流不少,其中錫爾河中下游農業帶以及附近的運河農業帶是哈薩克斯坦重要的糧食、蔬菜水果產區。另外一個原因,中亞地區在歷史上戰亂較多,近代的第一次第二次大戰這裡也損失了不少人口,所以人口基數較少。另外,哈薩克斯坦的人口還呈現出男少女多的現象。


十三叔看歷史


印度土地面積約290萬平方公里,人口卻超過了13億,且增長率驚人;而作為全球最大內陸國的哈薩克斯坦,總面積272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僅僅1700萬不到

兩者總面積大致相同,人口數量卻有幾十倍的差距,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張原因有兩者:

第一,雖然面積差不多,但哈薩克斯坦的自然條件遠不能與印度相比,農業的發達使得印度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歷史上的哈薩克斯坦飽受摧殘,人口大量銳減引起的各種後續問題至今無法解決

雖然印度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面積差異不大,但印度的可耕地面積超過1.2億公頃,而哈薩克斯坦只有印度的零頭,大概2000萬公頃

。另外,印度幾乎都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地肥沃水熱條件很好,能夠做到一年三熟;深處歐亞大陸腹地的哈薩克斯坦大多處於半乾旱半溼潤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農作物一年一熟

印度的糧食作物以稻米、小麥為主,而哈薩克斯坦除了小麥之外以畜牧業為主,這也就造成了哈薩克斯坦農業能夠養活的人口無法與印度相比

歷史上,印度被英國殖民數百年,而哈薩克斯坦也被沙俄所統治。雖然殖民也造成了兩者人口減少,但是架不住印度人口基數大啊,更何況相對於英國,沙俄對哈薩克斯坦造成的傷害難以想象

沙俄入侵以後,都會大規模屠戮遷移當地土著,哈薩克斯坦也沒有例外
。另外,當時苦寒而且貧瘠荒蠻的哈薩克斯坦是被沙俄當做罪犯流放之地的。戰爭時代,蘇聯人口損失慘重超過2500萬,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哈薩克斯坦人

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人口中,男性佔48%而女性佔52%,男女比例嚴重失衡也是人口增長率無法提升的重要因素。不僅僅哈薩克斯坦,當年前蘇聯的成員國幾乎都有這樣男少女多的問題。

隨著石油資源的開發,哈薩克斯坦經濟飛速發展成為了前蘇聯地區經濟最發達富庶的國家之一,而收入、教育程度的高度提升,追求個性獨立與自由,也使得人們的生育意願不斷降低。反而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同時,傳統生育意願卻居高不下,印度的人口增長率也是位居全球前列。


澹奕


印度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為272萬平方公里,兩國國土面積確實相差不大。但兩國人口卻相差甚遠,2017年印度總人口為13.39億,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為1814萬,印度人口是哈薩克斯坦人口的73.8倍!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耕地面積、糧食總產量的差異決定了兩國總人口的差距。


印度耕地面積世界第一(按世界銀行數據),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印度的耕地面積為1.5646億公頃(即156.46萬平方公里),佔印度國土面積的52.5%,且印度耕地大多位處恆河、印度河中下游沖積地帶,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地處熱帶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四熟。2017年印度的糧食總產量為2.8億噸,位居世界第三。


與印度得天獨厚的農耕條件相比,位處內陸、偏居北方的哈薩克斯坦可以說是苦寒之地。哈薩克斯坦70%的國土面積沙漠化嚴重,哈薩克斯坦的耕地面積僅為0.2414億公頃(即24.14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8.9%),是印度耕地面積的15.4%。2017哈薩克斯坦的糧食總產量約為0.2億噸,是印度的1/14。

其二,地理位置的差異導致總人口的巨大差距。


印度位處印度半島,北部、東部、西部被喜馬拉雅山脈、緬甸原始叢林、蔥嶺隔絕,阻隔了兇殘成性的蠻族大規模入侵,因此,印度歷史上一直都是人煙稠密之地。據1951年印度第一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當年印度總人口為3.79億。


與印度地理位置相比,哈薩克斯坦位處東西方交通要衝,是遊牧民族的樂園,是歷史上各大帝國、各大勢力角逐、征戰之所,匪過如梳、兵過如蔑,每一次戰亂都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因此,哈薩克斯坦從古至今皆是人煙稀少之地。據統計,1951年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為677萬,僅為印度的1/56。

其三,氣候的不同導致總人口的巨大差異。

印度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雨季和旱季,沒有春夏秋冬四季,常年溫度較高,相對來說比較適合人類生存繁衍;


而哈薩克斯坦位處內陸,屬大陸性氣候,夏、冬季節氣溫差別大,在夏天,哈薩克斯坦最高氣溫達42℃,而在冬天,最低氣溫低至-30℃。過高、過低的氣溫限制了人類的活力,抑制了人類繁衍的衝動。

其四,宗教信仰影響人口的繁衍。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崇尚素食、戒酒、戒葷、少欲,不僅可以用少量的糧食供養更多的人口,也有利於受孕、生育、繁衍。因此在現代醫療條件保障下,印度人口呈爆炸性增長,由1951年時的3.79億人增長至2017年末的13.39億人,增長了2.53倍。

反觀哈薩克斯坦,民族混雜,1800多萬人口,卻有130多個民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飲食習慣皆不相同,有的喜歡吃葷,有的喜歡酗酒,有的喜歡縱慾,有的喜歡自爆等等,非常不利於人口的繁衍。

正是因為以上幾點原因,導致印度、哈薩克斯坦幾乎相同的國土,人口卻相差73.8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