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結合精密齒輪箱更快速進入家門

近年來,人工智能不斷獲得資本追捧,國內包括阿里、騰訊、百度在內的多家企業都已開始在人工智能領域謀篇佈局。美國也有研究報告指出,未來20年,美國47%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服務機器人結合精密齒輪箱更快速進入家門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服務機器人正在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從工廠、物流、醫院,再到成為家政服務的一大幫手,養老機器人、家教機器人等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正在不斷突破“機械手臂”的範疇,“手腦並用”,帶給人類更便捷的生活。

新突破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應用層面創新加速的條件已經成熟。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充分的“養料”,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量將達到8.6澤字節,佔全球的21%左右;深度學習的出現突破了過去機器學習領域淺層學習算法的侷限,顛覆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算法設計思路;圖形處理器、網絡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等專用芯片的出現,使得數據處理速度不再是人工智能發展的瓶頸。

在中國,人工智能不僅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落地與應用也提高到了政策層面上。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與此同時,勞動年齡人口不斷縮減、人口老齡化也是中國需要面對的一個嚴峻話題,中國的人口紅利期正在逐步消退。人口老齡化反映到經濟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勞動力成本上漲。專家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線下實體行業不斷受到衝擊,因此用服務機器人來代替技術含量低、簡單重複量高的工作變得非常有必要。服務機器人既可以實現服務流程標準化,又可以節省人工成本。

因此,服務機器人的出現可以說是恰逢其時。

服務機器人結合精密齒輪箱更快速進入家門

新藍海

就當下而言,服務機器人在整個人工智能領域佔據的份額不斷擴大,其應用場景的逐漸豐富也讓諸多企業意識到這塊新藍海的發展潛力。

家住山東的張女士曾在一家餐廳體驗過機器人服務。她十分激動地說:“以前都是人工上菜,現在餐廳都能用機器人代替服務員了。技術的發展真是飛快,點贊!”可以想象,未來這樣的場景將會更多,市場不可估量。

隨著機器人行業技術的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加,近年來,全球服務機器人在技術和需求上全面爆發。而隨著機器人行業扶持政策的逐漸出臺,服務機器人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其市場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其它種類機器人。

業內人士稱,作為人工智能領域中重要的一環,中國的服務機器人行業在未來5年內可能會出現幾何式增長。《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72.9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44.6%,預計2019年規模有望接近152億元。

國家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羅俊傑在第三屆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人們對於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需求正在逐漸加大,尤其是家庭服務機器人,在全球範圍都是一片市場藍海。

服務機器人結合精密齒輪箱更快速進入家門

新挑戰

儘管業界普遍看好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但現實中依然存在大量待解的難題。開拓出一條真正切合用戶痛點的發展道路並不容易。

服務機器人的價格高企,性價比不高。要讓服務機器人真正進入千家萬戶,降低成本是必須跨過的一道坎。

不少服務機器人的功能性較弱,且存在體積龐大、動作遲緩、錯誤率較高、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有的服務機器人主要以“萌”為賣點,卻並無實用價值,因此難以抓住用戶痛點,不能成為剛需。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缺少核心技術,缺乏針對需求開發功能的市場意識,沒有吸引核心技術開發者、應用場景開發者的大規模加入,是導致服務機器人陷入尷尬境地的主要因素。

“服務機器人面臨兩大挑戰:一個是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結合還需多加努力,另一個是由機器人可能引發的法律法規層面上的矛盾。”

機器人培育企業

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4月是一家研發、生產齒輪傳動機構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傳動方案設計、零件模具設計和製造、零件生產和集成裝配的定製開發服務。

服務機器人結合精密齒輪箱更快速進入家門

企業先後通ISO9001、ISO14001和汽車行業TS16949體系認證,2013年榮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公司重視科技實力和自主研發,研發技術中心是由教授、博士、碩士及高級工程師100多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現擁有80餘項專利技術,其中其中8項軟件著作權專利和51項實用型專利,11項發明專利。兆威機電一直致力於信息通訊、新能源智能傳動機構,自主開發的4G基站天線電調系統、智能化家居、智能醫療、智能汽車驅動模塊、機器人齒輪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