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軍旅、創業多元融合,《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裡有主旋律敘事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聚焦新時期創業青年的生活與情感,以更為年輕化的表達戳中當下都市青年的內心。

愛情、軍旅、創業多元融合,《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裡有主旋律敘事

12月9日,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圓滿收官,作為今年改革開放40週年的首批重點推薦劇目,《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將男女主角的個人成長線、改革開放大環境下民族企業的發展歷程交融在一起,以人物情感和生存狀態的變化,折射軍人退役就業、城市鉅變、人民經濟生活變遷,從各個方面表現和涵蓋了改革開放40年的艱苦耕耘與豐碩成果。

12月19日下午,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的"電視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研評會"在北京召開。

主創團隊與來自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湖北廣電的相關領導和行業專家等代表,對《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熱播後產生的傳播現象及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就進一步挖掘該劇現實意義、創作理念等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

多元融合的IP改編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改編自閱文白金作家丁墨的同名小說,談及原著IP的開發和改編,本劇出品人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羅立發表了看法:"《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可以說是目前最具有影響力的現代題材作品,它是改編的成功之作,也是閱文IP一個經典的案例。它的成功為未來整個的網絡IP改編樹立了一個標杆旗幟,同時也成為了現實主義題材改編的一個經典的範本。"

研評會上,東方衛視中心總監、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就《傾城時光》的播出成績做出彙報,他表示:"全劇的影像呈現,清新、時尚、亮麗,服裝、道具考究,觀感舒適、愉悅,劇情張弛有度,與傳統的偶像劇相比甜而不膩,與傳統的主旋律相比非常有情,但是不厚重,真正做到有甜蜜糖衣的正能量。《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創造的獻禮劇圈粉年輕人,突破圈層,獲得口碑和收視雙豐收這樣一種正確的方式。"

主創團隊介紹了本劇的創作歷程,製作團隊查閱了大量的檔案,請了多位專家進行指導,經歷四年的IP研發過程,在劇本打磨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在保留原著既有的元素的基礎上,做出符合市場現狀的改編,正確挖掘原著小說的精神內核,捕捉當下的流行風向,對原著小說中言情的部分進行現實合理化的改編,使情感本身更加飽滿立體,並結合全民創業和'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讓作品更能反映時代風貌,符合國家對文藝作品的要求。光彩影業CEO、《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出品人製片人韓軼還表示:"一部好的現實題材作品要能戳中時代的痛點,要有獨特的思考,而且還要有勇於解決問題的擔當。"

相較於其他

的都市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融個人夢想、甜蜜愛情、家國情懷及軍人風采於一體的多元化、正能量內容呈現,也令業內外觀劇者感受到劇集的創新與探索。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就說這部劇"不太一樣":"它是一個青春勵志偶像劇,非常有青春氣息,也富有時尚感"。

"《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確實是一部符合當下的青年審美的劇",中國作協全委、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範詠戈看來,這部劇是後創業時代的一部優秀作品,也為後創業時代的商戰劇創作如何往前推進打開了一扇窗口。

"《傾城時光》聚焦大眾創業的時代背景,對於年輕人的理想、價值觀進行了很深度的刻畫,並且跳脫了一般的都市題材的壁壘,把軍人精神,創業創新,職場商場等各種元素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是寒冬的創新。"浙江衛視總編室主任陶燕說。

獻禮劇的新表達

通過對獻禮劇的多樣性的分析,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研究部主任趙彤表示:"本劇寫的主人公群體,是典型的我們進入到改革開放成果已經積累起來了,年輕一代不是那種必須要艱苦、樸素的一代人的故事。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獻禮從哪個角度獻禮,可能也是說明我們獻禮劇的多樣性,不再以農民階層獻禮,可能以工商階層來獻禮,這是一個新的現象。"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肯定了《你和我的傾城時光》在多元素內容融合上做作的探索,他指出:"團隊創作中進行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在我們的國情下電視劇都應該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題材體現我們時代的主旋律精神,主旋律是一種創作精神,是對人民對時代負責任的精神"。

"'獻禮劇'應當既能夠承擔宣傳工作,同時又能夠有獨特的內容、質量取勝。"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你和我的傾城時光》找到了一個新的表現角度,而且更貼近市場的表現角度,它讓觀眾對獻禮劇的選擇有了更寬的視野,對獻禮劇的創作提供更多的這種風格樣式。在他看來,"這部劇甜而不膩,輕而不淺,頗具生活的味道。"

《我和你的傾城時光》做出一系列符合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受眾喜好的市場化改編,將愛情、職場、軍旅、創業、傳統文化等多重元素融為一體,使主旋律作品年輕化。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主任尹鴻表示,《我和你的傾城時光》表達的主流價值,能夠跟這個時代所要求的精神合匹配。他認為,"這部劇確實得到了很多觀眾和互聯網用戶的關注和關心,可能比一般的那些主旋律題材在青年中引起的影響要更廣泛。它在這方面的努力,值得我們去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