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你知道嗎,佛教是漢明帝專門引入中國的


247.你知道嗎,佛教是漢明帝專門引入中國的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247.你知道嗎,佛教是漢明帝專門引入中國的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切年代尚無定論,異說頗多,最廣泛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十年(67),漢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等僧至洛陽,在洛陽建立第一座官辦寺廟——白馬寺,為我國寺院的發祥地;並於此寺完成我國最早傳譯的佛典《四十二章經》。

《資治通鑑》記載: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其書大抵以虛無為宗,貴慈悲不殺;以為人死,精神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行善惡,皆有報應,故所貴修練精神,以至為佛。善為宏闊勝大之言,以勸誘愚俗。精於其道者,號曰沙門。於是中國始傳其術,圖其形像,而王公貴人,獨楚王英最先好之。


247.你知道嗎,佛教是漢明帝專門引入中國的


漢明帝聽說西域有一神祗,名字叫作“佛”,於是派使者前往天竺國尋求佛教道義。使者在西域找到了佛經,並帶著沙門回到中原。佛經大抵以一切虛無為本,崇尚慈悲不殺生。認為人死之後,精神不滅,可以再次投胎轉世,而人生前所作的善事惡事,全都會有報應。因此,提倡修煉精神,直至成“佛”。佛家擅於使用恢弘博大的言詞,以勸化誘導愚昧的凡夫俗子。精通佛家道義的人,稱為“沙門”。於是佛教便開始在中原傳播,圖畫佛門形像。在天子、諸王和顯貴當中,唯獨楚王劉英最先喜好佛教。

從南北朝開始中國佛教進入興盛發展階段。南北朝時佛教已遍佈全國,出家、在家佛教徒數量增加很快,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城中寺廟鼎盛時達到1367所。而北方的長安僧尼過萬,南方的建業(今南京)也有佛寺數百座。


247.你知道嗎,佛教是漢明帝專門引入中國的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鼎盛之時。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唐朝皇帝崇信道教,但對佛教等其它諸多宗教都採取寬容、保護政策。中國佛學逐步發展成熟。

當然啦,這僅是《資治通鑑》的一家之言,實際上中國的佛教也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等等,不過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佛教傳入中國的【官宣】版,還是在漢明帝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