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王家卫,大家都知道,以慢工出细活著称,《一代宗师》拍了八年,这就足够让投资人哭晕在厕所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有一个特别坑投资人的恶习:耗片比是一般导演的好几倍。王家卫是艺术家,经常带着摄影师一起出门去找感觉,拿着摄影机,拍天空,拍大地,拍任何他喜欢的东西。这些美妙的画面,最后会有一部分被剪到成片里,但是,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哦,绝大多数胶片都被他玩掉了。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如果你知道电影胶片有多贵,你就知道投资人的心上是怎样滴血。另外,王家卫的慢工出细活,为什么这么慢呢?因为他不停的改剧本!因为王家卫自己是编剧出身,所以对他来说,写个剧本就像玩儿似的。在跟投资人谈的时候,他手头会有一个成熟度很高的剧本,非常非常精彩哦!精彩到投资人会觉得不把这个故事拍出来,简直就是对时代的犯罪。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但是,拿到钱以后,原先那个精彩的剧本就作废了。王家卫会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然后根据思考的结果重新写作。而且,这个重新写作的过程不断重复,甚至到剪辑的过程中,这种思考还在进行。为什么演王家卫片子的演员经常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演的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演员拍戏拿到的剧本往往是一张纸,就是王家卫前一天晚上刚写出来的。假如故事的发展有几条分叉线,有好几种可能的话,王家卫就会把每一种可能都拍一下,然后等最后剪辑的时候再来选择。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么精益求精是没错啦。但是从商业投资的角度来说,王家卫绝对不是一个好导演的,永远都不会是一个好导演的。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陈凯歌导演则是另外一朵奇葩。近几年,陈导演拍的片子,基本上就没有一部赚钱的。只不过是亏多亏少的问题,如果成本和收益能够基本打平,就足够让投资人高兴得要命了。这就是陈导演每部作品之间的间隔都那么长的原因(总得消化一下前作赔钱的影响,才能找到新的投资人)。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其实,我到现在都有点好奇,《霸王别姬》的影响力就真这么大吗?大到陈导演的第一个投资人徐枫女士,投资《霸王别姬》小亏,投资《风月》巨亏,这样明晃晃的前车之鉴摆着,还总有不要命的往上凑?除了收费高以外,陈导演的一个恶习是顺拍。所谓顺拍,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场一场往后拍。从创作者理清思路的角度来说,这样会比较顺,比较舒服,演员也比较容易呈现出合理的情绪变化。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但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说,顺拍简直就是犯罪。比如说,有个大场景需要很贵的布景。通常情况下,导演会把这个场景下发生的几场戏合并到一起来拍摄,用完后这个场景就可以拆掉了。而按照陈导演的习惯,这个场景必须一直租着,直到他拍完所有相关戏份。所以,拍同样的戏,陈导演的成本可以比其他导演高好几倍。这样带来的结果往往是超支,投资人不得不继续往里面投钱(否则就只能看着之前花的钱打水漂了),对于财务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而姜文导演,则是以上集大成者。不管什么投资人,都不能让他妥协到,严重影响自己片子的艺术质量。他现场改剧本的恶习,跟王家卫一般。他的片子还被禁掉,干脆上不了映,在《让子弹飞》之前,更是拍一部赔一部。(据说有个投资人第一次来片场视察的时候,奔驰车队,保安环绕。最后一次来片场,自己一个人打了个车过来的。)

那些能坑死投资人的中国电影导演,一个比一个能“作”

在拍《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投资人对片子要求颇多。要有美女,要有性,要有啥啥啥啥。姜文导演全都满足了,然后片子出来,大家都说看不懂。所以,到《让子弹飞》的时候,投资人表示你爱咋拍咋拍,观众能看懂就行。有这样的创作自由度和创作前提,才有我们看到的《让子弹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