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故事之讀書往事

小時候讀書成績不好,但那時喜歡看故事書。開始是連環畫,後來是小說。其實在那個時代,書並不多,我在小學看過的也就是幾十本,而且大多是連環畫,印象最深的有岳飛、楊家將等。還有一本《格薩爾王》,西藏的古老傳說。小說好像看過《高玉寶》,現在記得是因為在那些晚上,家裡要就著煤油燈收拾剛收回來的黃豆,夜很深了,我們還是在把黃豆的葉子去掉,然後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準備在第二天掛在牆上。見我們一邊瞌睡一邊做事,媽媽就說:“把你看過的高玉寶說給我們聽吧”這是我第一次說故事,也是我第一次覺得讀書還是有用的。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個堂兄弄來二本魯迅的小說,記得有一本是《吶喊》,還有一本沒有印象了。這位堂兄不借給我看,要我買,好像是兩毛錢。可當時我沒有錢,但我又想讀。於是我想到了我家的棕樹,棕樹的皮是用來做掃把的,當是供銷社代銷點收。於是從家裡拿把刀,割了些棕樹皮去賣。記得當時剛好賣了兩毛錢。可錢沒有拿熱,就看見父親拿根棍子追了出來,我不敢往大路上跑,就往山裡鑽,後來躲在別人家的紅薯窖裡才逃過一劫,後來還是班主任把我接到他家裡,吃了飯,然後才送回家。就是到現在我也沒有想通,就是割點棕樹皮,至於嗎?當然書是買回來了,但看了一篇,覺得看不懂,就沒有再看。

到了城裡,已經初三,到這時,才發現城鄉差別,特別是作文,感覺就是記流水賬。好在當時有個同學在《鴨綠江》函授學寫文章,又好在這個同學很大方,雜誌可以看、函授教材也可以看。書看多了,也慢慢模仿別人的文章,雖然大多不行,但偶爾也得到老師表揚,甚至在高三時,還在株洲市環保局組織的徵文中獲得了三等獎,也因為是排在等的前面,還在《株冶報》的創刊號露了下臉。

到技校時,我已經看了很多書、很多雜誌,特別是對小小說特別鍾愛,當時訂閱了十來種有關小小說報刊,還不間斷的買些小小說集,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歐亨利、新星一成了我的模仿對象,特別是結尾的佈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慢慢的,就感覺文章有點樣了,在謝金連老師的修改下,第一篇小小說發表在《株冶報》上。

書中沒有黃金屋,書中也沒有顏如玉,但讀書,可以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挖掘自己的潛力,可以讓我們在模仿中提高自己,讓我們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還可以看到遠方和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