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难道只是因为秦始皇当时太无聊?

拨开历史云雾,还原历史真相,大家好我是麦芒。

公元前221年秦国的军队踏平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先下令执行了著名的“焚书”活动,不久后又下令坑杀数百儒生,史称“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何要这么做呢?那肯定不是因为无聊啊!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难道只是因为秦始皇当时太无聊?

李斯提出'焚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及众多儒生。这次的宴会主要是围绕着是否实行以前朝代的分封制,还是实行新的郡县制。众多儒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执,丞相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并且批评支持实行分封制的代表淳于越等人:“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秦始皇感悟很大。最后秦始皇赞同李斯的观点并采纳“焚书”的建议。凡列国史籍、私人所藏的儒家经典诸子著作和其他典籍,一律限期交官销毁。就这样从都城咸阳到乡村,大批的古籍在烈火中被焚毁,这是中华文化史上一次灭绝性的劫难,它给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文化学说,思想文化成果带来了致命打击,阻碍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百家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思想界的“千年道行一朝丧”,怎能让人不痛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焚书”的余烟尚未消散,“坑儒”的风波又平地而起。而“坑儒”的直接导火索并不是儒生们犯了不可原谅的大错,而是那群为秦始皇炼丹药的方士卢生、侯生等讽刺秦始皇而后出逃所导致。秦始皇称帝后迷恋仙道,追求长生不死,他先后派出徐福、韩总等人去找寻仙药,但都寻求无果。这引起了秦始皇强烈的不满,他变得越发乖张暴戾,喜怒无常。当时为秦始皇炼药的卢生、侯生等人,由于长期求仙药不成,内心肯定惴惴不安。按照秦国法律,求药不成,应当处死,他们自感命运不济,秦始皇又暴虐无偿,可能死期将至,便偷偷溜走了。

可这件事,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自觉付出大量的资源而又被卢生、侯生等人欺骗诽谤,心中不平,欲查出其他造谣生谤之人。由于当时的儒生与方士走得颇近,便将咸阳的方士与儒生系数抓来审问。儒生们为保全自己,便相互告发。最后秦始皇锁定方士儒生共计四百六十余人,都在咸阳挖坑活埋。这便是“坑儒”的始末。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谜,难道只是因为秦始皇当时太无聊?

秦始皇坑儒

从实质来说儒生们“百家争鸣”的学术理念与秦始皇的统治思想不符才是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真正原因。封建社会皇权思想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专制思想,赫赫皇权不容侵犯。在那个年代,没什么能大过皇权,甚至一切的文学艺术等,那些崇高的人类精神领域也成为皇权宣传政治,蛊惑人心的手段。但是,皇权能压迫这些美丽事物一事,也压迫不了一世。任何政权都不可能靠着暴力统治人们千秋万世。

好了,历史的疑云总是无穷无尽的,我是麦芒,期待下次与你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