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筷子

詠箸

南宋 朱淑貞

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

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

中國很早就已經使用餐具,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餐刀的歷史大概有7000多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用筷子的時間上限還不確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曆史,餐叉直到戰國時仍在用,河南洛陽的戰國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戰國以後,餐刀、餐叉逐漸被淘汰了,關於餐刀餐叉文字記載和實物較少出現。勺子和筷子在先秦時的分工很明確,勺子用來吃飯,筷子用來吃羹裡頭的菜。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被中國人淘汰的餐刀餐叉


而西方人就餐使用餐具始於羅馬人,羅馬人自詡是歐洲正統,統治階級進餐時用的是自認為最為文明的刀叉,不過這至多也才500來年曆史。在此之前他們進餐除了藉助最常見的勺子,基本上都是以手抓來完成。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西方人用手抓飯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李白《行路難》)

筷子是何人何時發明,已無籍可考。在民間傳說中,一說是大禹發明的,一說是妲己發明的,還有說是姜子牙發明的。但考古學已經證明筷子出現於商紂王之前,因此後兩種說法基本上可以斷定是不能成立的。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禮記·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說:“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禮記》鄭玄注“梜,猶箸也”。《雲仙雜記》載:“向範待侍,有漆花盤,科斗箸,魚尾匙。”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重慶筷子樓

詠竹箸

明 程良規

殷勤向竹箸,甘苦爾先嚐。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到了兩漢時期,筷子已經普及到各家各戶。《三國演義》中曹操煮酒論英雄,劉備因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受到驚嚇而失箸(嚇得連筷子都掉地上了)。這便是“失匕箸”的典故,後稱受驚失措為“失箸”。到現在東南沿海地區各種方言仍大量保留著“箸”這一叫法,如閩南話與溫州話等等。

“箸”的稱法變成“筷子”是從明代的吳中地區開始的。所謂的吳中地區,就是指蘇州府、松江府、常州府一帶(今蘇南及上海)。變“箸”為“筷子”,其實出於避諱。明代學者陸容在《菽園雜記》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 江南水鄉的船家忌諱“住”,因而忌諱與之諧音的“箸”,故反其道而用之,將“箸”喚作“快”,寄予了船家對“行船輕快”的美好願望。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詠箸

明.劉伯溫

一對湘江玉並肩,二妃曾灑淚痕斑。

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箸間。

相傳,劉伯溫初見明太祖,太祖正在進餐。太祖命其以筷為題即興作詩,以觀其志。劉伯溫見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吟道:“一對湘江玉並肩,二妃曾灑淚痕斑。”太祖聽後面露不屑之色。劉伯溫見狀便高聲續道:“漢家四百年天下,盡在留侯一箸間。”劉伯溫此詩巧借“張良借箸”的典故,博得了明太祖的賞識。

所謂“張良借箸”,與“藉箸代籌”為同一個典故。當年劉邦與項羽相持不下,有個叫酈食其的給劉邦出主意,分封戰國時期六國的後代。劉邦趁吃飯時,就此徵求張良的意見。張良立即表示堅決反對,並從劉邦的食案上抓過一把筷子,幫助劉邦分析,從八個方面力駁這種主張的危害,每提出一個理由,都擺出一根筷子。最終劉邦接受了張良的意見,收回成命,避免了分裂割據現象的出現,成就了兩漢四百年的統一大業。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詠箸

漢.司馬相如

少時青青老來黃,每結同心配成雙。

莫道此中滋味好,甘苦來時要共嘗。

世界各國中因受中國文化影響而以筷子為日常飲食工具的,有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事實證明,筷子不僅是餐具發展的巔峰,更承載了中國包括飲食在內的眾多文化因素。

豈容還在使用餐刀餐叉進食的一干人等的玷汙!

詩說筷子:中國人最遲在2000多年前淘汰餐刀餐叉,筷子是餐具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