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2019年1月16日

1月15日,央視新聞宣佈人類在月面上的首次生物實驗成功了,在此前嫦娥四號登月的時候就攜帶了一些動物和植物上去,要在科普荷載裡做實驗,經過了半個月時間,終於長出了第一片綠葉,月球首葉破土而出!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月球上怎麼能長出植物來呢?要空氣沒空氣,要水沒水,要啥沒啥,更可怕的是溫度,夜間低溫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180攝氏度,白天高溫的時候高達150攝氏度,溫差直達300攝氏度!這樣的環境下,植物真的能存活嗎?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肯定不行。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而且在月球上缺少大氣層和磁場的保護,在月球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宇宙射線和高能粒子,就算成功培育出了,是不是會因此而發生變異,植物變異,動物也變異呢?然後就真的出現類似“鐵血戰士”這種的生物?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至少在目前,所有培育的植物還是動物,都無法在真正的月球表面生存,而人類更不會讓它們“變異”。

那麼,培育植物的真正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簡單說就是一個容器,由科研人員精心研製的,特殊專用的鋁合金圓柱形“罐子”,如下圖所示: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罐子,裡面卻是大大的乾坤:擁有光導管,給植物提供能源;還有聚酯薄膜做成的保溫層和半導體冷熱片,前者提供保溫,後者調節;裡頭還有攝像頭,可以實時觀測動態發展。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這個容器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月面微型生態圈”,那些植物也是經過精心挑選出來的,和這個“月面微型生態圈”容器一起陪伴著嫦娥四號歷經了長達29天的奔襲,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衝破了重重困難,最後坐落在了月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上,之後又經歷了月晝一天中最高的溫度,堅持了下來,最難熬的時刻都過去了,到今天上午,在月背面上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終於“修成正果”了—月球的生命之花,盛開了!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目前官方宣佈出來的是一顆棉花芽,也是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顆芽,而其他的物種還沒確定,主要是“月面微型生態圈”內的相機沒有看到其他的有明顯變化,對於動物的話,果蠅是一種比較懶的動物,不一定出得來。而且經過分析,在接下去連續將近6天,月球上大概10點半左右,是月球上溫度比較高的,容器裡面的兩片冷熱片,再怎麼控制溫度也是超過30度了。

眾所周知,超過30度就會有很多植物發不了芽,也不適合發芽,另一方面此次的這個載荷沒有一起帶電池上去,也沒有帶保溫的上去,這樣持續下去裡面的溫度就會達到零下負50度甚至更低!這樣一來別說發芽了,直接就會凍壞掉。想想最後是這樣收場的,心裡不免還是有點不甘心,不過總的來說這次的成功也是全人類對探月工程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驚喜!月球上的第一個“生命”誕生了!

我們都要尊重每個生命,因為生命的魅力不在於有多脆弱,而是有多頑強,那是月球上的第一片綠葉,這將給人類邁向月球居住打下紮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