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為什麼攜帶國外的科研設備?

嫦娥四號3日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根據官方公佈的資料,此次任務搭載了不少國際合作研製的科研設備,包括沙特的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中-荷國際合作有效載荷低頻射電探測儀、中-德國際合作載荷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和中國-瑞典國際合作有效載荷中性原子探測儀。

嫦娥四號為什麼攜帶國外的科研設備?

嫦娥四號拍到的月背首張照片

當年中國航空航天技術落後的時候,一直尋求國際合作,比如加入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的研製,然而最終卻被邊緣化;長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美國,在涉及到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中,堅決將中國排擠在外。既然其他國家如此對我們,那我國的嫦娥四號此行任務,何必帶上其他國家的設備呢?

這應該是咱們國家大度的表現,能夠不計前嫌,開放國際合作,共享科研成果。在這一點上,若是美國能夠這樣對待我們中國的話,相信中國現在的深空探測的發展水平肯定是另一番景象了。當然,這種事情不能指望別人,能夠靠自己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那得到的才是真金白銀實打實的技術,也不會受制於別人。你是否也是這樣覺得呢?

嫦娥四號為什麼攜帶國外的科研設備?

玉兔二號漫遊月背

最後,一起來看看這次國際合作的載荷吧:

1.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LND)

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是嫦娥四號任務的國際合作載荷之一,由德國基爾大學和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研製,用於試驗性測量月表的綜合粒子輻射劑量和LET譜,包括帶電粒子、伽馬射線和中子;試驗性測量月錶快中能能譜和熱中子通量。

2.中性原子探測儀(ASAN)

中性原子探測儀是嫦娥四號任務的國際合作載荷之一,由瑞典空間物理所和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聯合研製,用於在月表開展能量中性原子和正離子探測,包括能量、成份、通量等信息。

3.低頻射電探測儀(NCLE)

低頻射電探測儀是嫦娥四號任務的國際合作載荷之一,由荷蘭新技術空間方案公司(ISISpace)和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聯合研製,安裝在鵲橋中繼星上。該載荷工作頻率0.1-80MHz,頻率分辨率1KHz-100KHz,採用三個單極子、長度5米、中心重合、相互正交的天線開展探測,主要用於多頻點天空背景射電巡天圖像、太陽系行星射電輻射、太陽射電爆發、月球軌道空間背景電磁輻射環境等探測活動。

4.沙特光學成像設備

沙特相機是嫦娥四號任務的國際合作載荷之一,由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研製,搭載於龍江二號微衛星。該相機視場角為9.5°×7.1°,距月面高度300km時像元分辨率30m,主要用於拍攝可見光譜段的彩色月球圖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