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老婆出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新郎的下聯非常霸氣!

新婚夜,新娘出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新郎的下聯非常霸氣!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如今對聯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屬於“隱退”狀態,只有在過年過節,或者有喜事喪事的時候,才會出現當個背景;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對聯的基本規則簡單,形式靈活多變,內容不限,也就能夠容納人們的各種情感。根據運用的文字不同,所表達的情感可直白可含蓄,還能做到明褒實貶,因此誕生了很多經典對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個是才華橫溢的才女,一個是同樣才華橫溢的才子。

胡說宋朝時候出了個大才子,名叫蘇軾。這個才子可不只是會寫文填詞,吟詩作對、彈琴書畫都相當精通,還會點醫術。所謂“人以群分”,優秀的人才,來往的大多也是優秀的人才。蘇軾和佛印和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在加上黃庭堅,三人足以演出一出好戲來。

他,就是前文提到的才子,我們的主人公之一嗎?當然不是。不過他與我們今天的兩位主人公關係甚密,一個是他的好友,一個是他的妹妹——說起來,他還是牽線的“月老”呢。

秦少游,秦觀——就是寫“纖雲弄巧、飛星傳恨”的那個秦觀,通過拜訪蘇軾,正式結識了蘇軾的妹妹——我們姑且稱她為蘇小妹。這二位同樣都是樣貌出眾、才華橫溢之輩,一來二去就看對了眼。不過,想要娶才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少游也是經過了兩次三番地“比試”,將她出的對聯一一對出,才讓蘇小妹點頭。

可是誰能想到,熬過了漫長的酒宴,送走了意猶未盡的賓客,疾步走到新房,結果新郎被攔在了門外?一團漿糊的腦子瞬間清醒,他奉上笑臉,問守門的小丫頭:“這是何意啊?”

“我們小姐說了,姑爺要對出小姐的上聯,才能進去。”小丫頭昂首挺胸,神氣地說。

他幾乎可以想到那紅蓋頭下的美女,現在是什麼表情。無奈地搖搖頭,他對著門拱手作揖:“娘子,請出題吧。”一身紅嫁衣的蘇小妹站在門的另一邊,掩面笑了一會兒,也不多說話,只說了她的上聯:“閉門推出窗前月。”

這個上聯出得很妙!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關上門,打開窗,看見了月亮——這就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場景。但妙就妙在,“推出窗前月”,將這一幅普通的畫面描繪得十分生動:一個“推”字,不僅推開了窗,似乎連月亮也是被“推”出來的。

秦少游雖然是個才子,冷不丁要對這麼難的對聯,一時也想不出來。他在走廊來來回回,時不時四下望一望找找靈感,可是一直沒有找到——可把蹲牆角的蘇軾給急壞了。一同生活了那麼多年,他當然比較瞭解,也知道新婚夜不會那麼順利,才悄悄當了圍觀群眾。

扔個石子,衝破天,這下聯可以說是非常霸氣了!蘇小妹聽到後,趕緊開門讓新郎進房。其實這個下聯對得並不算很好,大家能想出更好的對聯嗎?歡迎留言討論。(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