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9名“身邊好人”獲達州市通報表揚

渠县9名“身边好人”获达州市通报表扬

渠县9名“身边好人”获达州市通报表扬

新年伊始,

達州市建設文明建設辦公室

對全市2018年度獲評

“中國好人”、“四川好人”、“達州好人”

榮譽稱號的50名“身邊好人”予以通報表揚。

渠縣王朝霞、劉紅嬌、陽林等

9名“身邊好人”獲此殊榮。

渠县9名“身边好人”获达州市通报表扬

快跟小愛一起來認識他們

渠县9名“身边好人”获达州市通报表扬

王朝霞同志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94年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鄉鎮工作,先後擔任婦聯幹部、副鄉長、組織委員、副書記、鄉長、黨委書記。她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忠誠於黨的事業,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勤勤懇懇做事,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業。特別是2014年任板橋鎮黨委書記以來,帶領全鎮幹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苦幹實幹。

劉紅嬌老師從事教育工作以來,十幾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奮戰在偏僻的農村小學。她關愛學生,幾乎走遍了每個學生的家庭,特別關注留守兒童,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會經常給他們買一些學習用品,資助一些生活費,不僅關注他們的學習,還關注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在愛的環境中成長。此外還多次買米買油買衣服去看望長青村貧困戶鄭建明,得到了他真心的肯定,經常稱讚劉老師是個好人。她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因業績突出,多次被評為鎮、校優秀教師。全校學生都愛與她交流,老師們也願與她相處,得到了校長的肯定,學生家長們都說,把孩子交給她,放心!

她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具有極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對工作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

李明英老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有良好的師德風範。從教15年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和班主任工作。她對工作盡心、對同志熱心、對學生關心。她勤於鑽研業務,教學效果突出,班主任工作經驗豐富。她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傾力幫助困難學生。在培養良好的班集體精神和教育轉化後進學生方面卓有成效。深受學生的喜愛和社會的好評。先後被授予“達州市中小學市級骨幹教師”“渠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王道奎是個水電工,長期在達州建築工地從事水電安裝,平時回家,鄰居的水管、電線有啥問題總是幫忙弄好。王道奎做過的好事比比皆是;生活中的王道奎樸實、樂觀、熱情大方,左鄰右舍對他評價很高,特別愛助人為樂。鄉親們對他是讚不絕口,當有人問他跳水救人前有什麼想法時,他說:“啥也沒想,救人要緊。我認為無論是誰,都應該這樣做。就是再發生這樣的事,我仍然會這樣做的”。王道奎的英雄事蹟很快在當地傳播開來,受到廣泛讚譽,中央電視臺、華西都市報、達州電視臺、達州晚報、渠縣電視臺、渠縣新聞網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

劉登海,在外打拼三十多年,從工廠裡的電工到裝修公司老闆,可以說小有成就,吃穿不愁,但他沒有忘記養育他的那片土地,沒有忘記陪伴他成長的家鄉父老,回家辦起了養殖場,幫助村集體和貧困戶脫貧奔康。他就是屏西鄉湯家村育海農村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登海,一個致富不忘家鄉人的回鄉創業者。

王磊,2015年10月下派到寶城鎮石桌村任第一書記,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始終保持了一名軍人的堅毅品質,認真落實各級領導賦予的各項任務,兩年來,能夠團結“村支兩委”搞好農村基層黨建及脫貧攻堅工作。截止目前,村級辦公室及衛生室重新打造完畢,修建了文化健身廣場、老年活動室、婦女兒童之家供村民日常娛樂生活,石桌村村社道路全部硬化完畢、22戶農房進行了風貌打造、在石桌村一社和四社開辦了2個養雞場已經正常運營(21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協調引進的互盛萬頭生豬養殖基地正在抓緊施工、異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也正在抓緊時間施工,在王磊同志的帶領下,村支兩委及駐村工作組上下齊心、團結互助,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石桌村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改善,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蔡家勇,2008年發生意外造成雙腿截癱,現在只能靠著雙柺杖勉強行走。2014年參與組建原“渠縣愛家公益”,2016年註冊成為渠縣愛心志願者協會,並擔任副會長職務,用愛心回報社會,他把公益當事業,他用愛心換真心。不管是為貧困家庭送溫暖,還是到敬老院為老人們送歡樂,或是去偏遠鄉村和留守兒童共度六一,他把公益當事業,他用愛心換真心。

鄧小莉,她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進取,緊緊圍繞“打贏脫貧奔康攻堅戰,建設幸福美麗新渠縣”,與扶貧幹部一道,進村入戶,認親結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地稅幫扶幹部和貧困群眾一步步踏實地行走在脫貧路上。

扶貧攻堅路上的“花木蘭”陽林同志,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為了改變故鄉貧窮面貌,為了帶領鄉親脫貧致富、放棄大都市優越的工作環境,放棄美好的校園戀情,放棄個人前途進退,堅守在深度貧困攻堅據點——屏西鄉。工作三年以來,積極招商引資,示範引進核桃、花椒、養殖等特色產業,建成屏西鄉“一核三翼”萬畝產業示範基地,形成“黨支部+企業+專合社+業主”的產業管理模式,實現貧困群眾入股分紅效益;同時藉助扶貧政策精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公建中心,整治雲龍、湯家、林灣、龍尾村土地,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安居樂業;廣結善緣,重幫扶,結窮親,幫助身邊群眾,在平凡崗位,全心全意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宗旨。

向受表彰的他們學習!

為他們鼓掌!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渠县9名“身边好人”获达州市通报表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