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囗戴連渠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位於四川達州市西南部,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尤其是從殷商時期就在此生活並且延續三千年的板楯蠻“賨人”,是渠縣最古老的土著。賨人,《後漢書》有《板楯蠻列傳》,他們有著無比輝煌的歷史,更表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與巴、蜀並列的賨國

《輿地紀勝》記載:“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這裡所說的“巴西宕渠”,即上古時生活在大巴山南北的一支重要民族——板楯蠻,秦漢時又稱賨人生活的區域。他們崇拜蛇,氏族的圖騰就是蛇,故亦稱“蛇巴”。他們在大巴山的渠江流域生活了三千年。

“板楯蠻”是他們最早的稱呼,最遲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其來源是因其作戰時,手持弓弩,以木板為楯,即木楯牌(木製盾牌,以土漆制過,質地堅韌,又稱彭排)攻擊與防禦。胡三省《通鑑釋文辯誤》說:“餘按楯,音食尹反,……板楯蠻以木板為楯,故名。”

“賨人”、“賨民”是秦漢時對他們的稱呼。古文獻中,最早提及“賨”這個名稱的是西漢揚雄《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東漢許慎《說文》說:“賨,南蠻賦也。”賨是秦漢時期西南少數民族所繳的稅賦,稅錢稱為賨錢。《晉書·李特載記》說:“巴人稱賨為賦,因謂之賨人焉。”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當今的56個少數民族之中雖然沒有板楯蠻,但今天的土家族很可能就是板楯蠻之後。板楯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很可能,他們曾經是當時被稱為“彭人”的夏朝的聯合部落之一。夏朝滅亡後,殷人集團將從中原趕到了湖北,最後又被巴人趕到四川渠縣的地界。與殷與巴的仇恨,板楯蠻積累了很長時間。

板楯蠻血性勇武,喜歌樂舞,聚族而居,兵民合一,質直好義、土風敦厚,善於弩射,慓悍驍勇,英勇善戰,建房高聳,漸成賨城,·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比的輝煌。

《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宕渠蓋為故賨國,今有賨城、盧城。”早在戰國時期的公元前500年左右,板楯蠻便在與巴人有世仇的楚國幫助下,建立了與當時巴、蜀並列的國家——賨國。楚悼王“廢公族疏者”“往實曠虛之地”(《巴史探微》),將宕渠作為羋(mǐ)姓宗裔封為諸侯國——宗(賨)國(宗為堯舜四部落之一的後代)。國都就建在今渠縣的土溪城壩。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賨國國都所在地的渠縣都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司馬錯、張儀出兵伐蜀,滅蜀後,“儀貪巴苴之富”,遂滅巴。 公元前289年,楚王派兵入流江(渠縣)“打宗圍巢,執宗子(賨子即宗子,翦伯贊在《中國歷史概要》曰:‘在西周,國王是天下的宗子,諸侯是小國的宗子。’)以歸”,剿滅了當時的賨國,經歷了200年左右,賨國滅。

秦統一蜀、巴、賨後,在原巴蜀之地推行郡縣制,在原賨國國都所在地置宕渠縣(隸巴郡),治地賨城(今土溪鎮城壩村),後來叫“宕渠城”。之所以建縣名“宕渠”,就是與賨人即板楯蠻有關。“宕”,指賨人的住所高聳,下部離地較高,既通風防潮,又能防禦毒蛇野獸的侵襲,同時也與賨人的性格有關,“勇健好歌舞”,打仗時還“前歌後舞”。“宕”的本意就有“豪爽,不受約束”之解;“渠”,指賨人的軍用防禦武器,木質盾牌或稱板楯。《國語·吳語》:“奉文犀之渠”,韋昭注曰:“文犀之渠,謂楯也。”說明,板楯的“楯”是宕渠的“渠”的由來。宕渠、渠江等名稱,當由板楯蠻所居而得名。漢代,渠河稱潛水,與宕渠的“渠”字無關(《史記·夏本紀第二》)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東方的“斯巴達人”

歐洲歷史上有一個被稱為“斯巴達”的國家,這是一個熱衷於尚武的國家,雖然國家非常小,屬於城邦國,領土只有幾千平方公里,人口也非常少,最鼎盛時期的斯巴達人也才只有一萬多人,但公元前11世紀,他們強大得讓當時的歐洲人聞風喪膽。尤其是在電影《斯巴達300勇士》的熱捧之下,人們對被神化了的斯巴達人更加崇敬。

而賨人,因為英勇尚武,故有“東方斯巴達人”的美譽。他們幫助過大量的中原政權進行戰爭。

周武王即位後的第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當時被稱為“彭人”的賨人先祖,就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在周滅商的戰爭中,賨人一直作為前鋒,衝殺在前,玩命戰鬥。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賨人從大巴山長途跋涉數千裡去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參加武王伐紂的戰爭,證明賨人確實是夏人之後。他們的先祖與周人的先祖共同輔佐過夏朝,後來夏朝衰落,賨人被殷人窮追猛打趕到大巴山,周人則被趕到陝西、甘肅一帶發展。可以說,周人和賨人都是因殷商而被流放的,所以他們參加武王伐紂這場戰爭也可以說是夏國統治集團之後人的一場復仇之戰,賨人在對殷商的戰爭中奮勇爭先也就好理解了。

從這場戰爭開始,賨人在古代的戰爭威名開始彰顯。他們鍛造業發達,武器先進,又血性勇武,故在戰爭中每每衝鋒在前。

秦統一巴蜀後,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之地黔中郡。”[4] 板楯蠻在爭奪黔中郡的征戰中,成為勇武之師,戰後論功行賞,獲得年人均繳稅40錢的優待,比起別的民族少繳80錢。能獲得這種優待的人被稱為“賨人”,板楯蠻自此有了“賨人”的稱謂。

秦昭襄王時,白虎為患,賨人應募以白竹弩射虎有功,昭王乃刻石為盟:“復夷人頃田不租,十妻不算;傷人者得以倓錢贖死。盟曰:‘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在法律嚴苛的秦國,賨人即使殺了秦人也未必會被判處死刑,賠償一些青銅製品和酒就能了事,可見在秦人伐楚時賨人已得到了與秦人相同的政治地位。在巴蜀眾多的少數民族中,僅有賨人利用這場戰爭獲得了賦稅的減免,許其頃田不租,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的特權。

《華陽國志·巴志》載:“漢高帝滅秦,為漢王,王巴、蜀。閬中人範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說帝,為募發賨民,要與共定秦。”楚漢相爭時,劉邦採納閬中賨人範目的建議,募發賨民,用以擺脫項羽的牽制。由於項羽糾纏于山東討伐戰爭的漩渦之中,對“三秦”之域無暇東顧。劉邦乘機從漢中出兵,入據關中,剽勇的賨人為漢軍衝鋒陷陣,英勇無比,很快就佔領了項羽分封地,平定了“三秦”。因為賨人立下赫赫戰功,劉邦為此仿照先秦的辦法,對“賨人”七大主姓羅、樸、庹、龔、昝、鄂、夕的賨民免除租稅徭役,余姓賨民“歲出賨錢四十”,保留賨人這一民族和部落組織,封其大小酋長為王、侯、邑君。賨民族由此聲譽大振,令人稱羨。

在川渝一帶居民中,賨人的基因深深地隱藏在浩瀚的人海中,而不斷出土的青銅器,似乎印證著賨人那段永恆的輝煌。

渠縣城東26公里處有紀念賨人尚武精神的賨人谷,面積達41平方公里,以奇山、秀水、幽洞、麗峽、飛瀑、湖泊、湧泉、怪石、古棧、茂林著稱。賨人谷擁有全國唯一的賨人穴居部落遺址和賨人文化陳列館,擁有古賨文化與秀麗的自然風光,有“奇山奇水奇石景,古賨古洞古部落”的美譽。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位於渠縣土溪鎮城壩村的城壩遺址,又名古賨國都、宕渠城遺址,是賨人文化遺址。城壩遺址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2006年5月,國務院將城壩遺址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0月,國家文物局將其納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重要大遺址名錄。2018年10月,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2014年——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工作,發掘面積共計4000平方米,已清理各類遺蹟438處,主要包括墓葬44座、水井11眼、灰坑331個、城牆2段、城門1處、房屋基址4座、溝37條、窯6座等,並出土大量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遺物1000餘件,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宕渠”文字瓦當及竹木簡牘的出土。城壩遺址由城址區、津關區、一般聚落區、窯址區、墓葬區、水井區等部分組成。宕渠城南北長約260米,東西最寬處約240米,面積近5萬平方米。由壕溝、城牆、城門、大型建築、街道、車轍、窖穴、灰坑等部分組成。處於渠江右岸的津關遺址是國內目前僅見的水路關口遺蹟,並出土了大量的竹木器,尤以大量的竹木簡牘為代表。文獻記載秦滅巴蜀後在川東地區設立“宕渠道”來管理當地的少數民族——賨人。西漢早期,因賨人助漢滅秦有功,而改“道”為“縣”。東漢晚期,始設宕渠郡,出土10餘枚“宕渠”文字瓦當,150餘枚竹木簡牘為我們全面瞭解漢晉帝國對郡縣一級的管理以及普通民眾的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巴渝舞與竹枝歌的傳承

賨人在秦漢以前居住比較集中,文化特點亦比較鮮明,如船棺葬、崖墓和各種特殊形制與紋飾的青銅器,都頗有地方特色。秦漢以後,賨人與漢族以及其他夷人如廩君蠻、賨瓠蠻融合的進程日益加快。漢末魏晉時期,不僅在原賨人十分集中的宕渠地區呈現出“巴夷”(即廩君蠻)與“賨民”雜居的局面,而且在原廩君蠻比較集中的巴東郡和原盤瓠蠻集中的地區涪陵郡,也都有不少賨人雜居其間。儘管如此,充分體現賨人民族特點的巴渝舞與竹枝歌還是流傳到了今天。

勇猛強悍是賨人特徵之一。從發掘出來的巴渠上古墓葬來看,每墓都有青銅兵器,包括劍、矛、餞、莆簇、宵頂、帶鉤等。兵器上的虎紋造型十分逼真,其中的長鬍三穿方內虎紋戈,被考古學家稱為是蜀中同類兵器中最精者。這些武器表明了賨人的勇猛強悍,崇尚武力的民族特徵,同時也反映了賨人出色的冶鑄技術。

能歌善舞是賨人特徵之二。他們善跳巴渝舞。歌舞時,數人敲銅鼓,男男女女手拉著手一邊唱著歌,一邊跳舞。跳到高潮時,銅鼓激越,人們勁歌。舞者手執“牟弩”,步伐整齊有力,作出向敵人進軍的模樣。這時,舞蹈已經變成戰鬥的演練了。

《華陽國志》指出:“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在牧野之戰中,賨人不僅“勇銳”,而且“前歌後舞”、“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一戰成名。一戰成名的不僅是賨人的勇猛強悍,還有他們的陣前歌舞。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在楚漢相爭時賨人“為漢前鋒,陷陣,銳氣喜舞”。賨人勇健好歌舞,劉邦見且喜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也!”得天下後,“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劉邦將“巴渝舞”引入宮廷,成為漢朝廟堂歌舞之一種。

“巴渝舞”這個名稱來自於漢高祖劉邦。劉邦為什麼把這種戰前舞命名為“巴渝舞”?眾說紛紜。董其祥在《巴渝舞源流考》中,把“巴渝舞”之源結論為:“重慶北部四川東北部嘉陵江支流渝水(今名流江河)一帶居住過一種少數民族賨人(巴人的一支),或稱板楯蠻,又稱獠人,創造了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它發源於巴郡渝水流域,故名為巴渝舞。”[8]巴渝舞來源於賨人是不可否認的。

巴渝舞在我國古代舞蹈藝術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巴渝舞傳入宮廷後,成為宮廷舞蹈,巴渝舞規制宏大,盡顯武舞氣勢。《漢書·禮樂志》記載,巴渝舞曲目總共四章,有鼓員三十六人。用來在宮廷宴會上表演軍旅戰鬥的場面,歌頌帝王功德。表演時,36名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賨人古老戰歌,樂舞交作,邊歌邊舞。由於這種舞蹈是武樂舞蹈,又是是群舞,漢哀帝罷樂府後,對巴渝鼓員36人仍認為不可罷,交由大樂領屬,將它列入雅樂舞蹈的系統。其伴奏樂器以銅鼓為主,配合擊磬、搖鼗、撫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臺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發展到魏晉,已完全變成廟堂祭祀性質的舞蹈。《上林賦》讚歎巴渝舞“金鼓迭起,洞心駭耳”。

巴渝舞在隋唐之後不見記載。而在川東地區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傳承,逐漸演變為竹枝歌。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竹枝歌”被樂府列入《近代曲》名目。發端於賨人口頭傳唱的民歌,或齊歌共舞,或一人領唱眾人附和,人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民間經常進行賽歌活動。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紂時的“前歌後舞”,後以“巴渝舞”傳世。民間,在狩獵或耕作之餘,相聚而歌、即興起舞,擊鼓以赴節,踏木牙為樂。

戰國時期,荊楚之地有“下里”和“巴人”等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千人唱、萬人和”,氣氛甚為壯觀。楚歌帶有巴風,巴歌也有楚風,二者相互滲透,互相融合。竹枝歌與“巴渝舞”、“巴謳”有民族和地緣文化傳承關係。

竹枝歌盛行於唐宋時代,是川東賨人地區民間流行的歌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竹枝詞則是一種詩體,是由賨人的民歌演變過來的。

渠縣“賨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


竹枝詞雖然源遠流長,但真正讓竹枝歌這種古老的曲調煥發新的光彩而成為竹枝詞的,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據劉禹錫《竹枝詞序》所說,[10 他在長慶二年(822年)擔任夔州(今重慶奉節)刺史時,在當地看見老百姓吹著短笛,敲打著鼓,唱《竹枝》,他們一邊唱一邊跳,載歌載舞,還頗有賽歌的意思。劉禹錫被吸引住了,他側耳傾聽,雖然詞句聽不大明白,可是,那悠揚的曲調,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想起了屈原與屈原所創作的《九歌》等楚辭,正是從民間歌謠中汲取的營養。於是,他便開始仿照屈原作《九歌》的方式,嘗試著創作了九篇《竹枝》。劉禹錫根據當地民歌創作出來的新詞,既有著鮮明的民間歌謠風格,又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一下子就流傳了開來。他的《竹枝》清新活潑,引得當時的文人競相模仿,就這樣,竹枝詞便一下子從只在民間流傳,變成了雅俗共賞之物。

本為賨人民歌的竹枝歌,經劉禹錫加以剪裁後,成為竹枝詞,流傳於世,影響很大,這種人見人愛的新詩體,許多大詩人都留下了他們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