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德國宣佈進行合併,為何此時蘇聯不出兵干涉?

wangsagi


二戰後,德國被英美法蘇四國佔領,後來英美法佔領區建立了聯邦德國,蘇聯佔領區建立了民主德國,兩德之間成為冷戰最前線。隨著美蘇爭霸在80年代漸漸轉向美國佔優,西德的經濟又遠遠領先東德。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後,一心停止冷戰,步步退讓,並且鼓勵支持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美國等西方國家趁這個機會推行“和平演變”戰略。東歐各國在1989年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順次倒下。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先後“易幟變色”。

這種“時尚”下,民主德國也受到了衝擊,民主德國老百姓大量通過鄰國跑到聯邦德國,人心動盪。而戈爾巴喬夫竟然在慶祝民主德國建國40週年的慶典上發言,建議民主德國進行改革。民主德國的人心就更不安定了。11月9日,德國人拆毀了柏林牆。贊成兩德統一的老百姓佔了百分之八九十。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大喜,趕緊上下其手,準備統一。但是,怎麼個統一法?是馬上統一,還是分階段統一?統一後的德國,是保持中立,還是繼續留在北約?為了這路線之爭,還得來一場龍爭虎鬥。這場鬥爭相當複雜,涉及到西德、東德和國際三個方面。

科爾先打垮了反對立刻統一的社民黨領導拉方廷,擺平了國內輿論。然後他支持東德的聯盟黨競選,最終東德聯盟黨和社民黨組成大聯盟,修改憲法,開始按照科爾的設想走向統一之路。

這時候主要問題就剩下國際了。德國能不能統一,要看四大戰勝國美蘇英法的。惡搞的是,只有美國支持德國統一,其餘的,蘇聯不贊成很正常,連英法都不贊成,因為他們擔心出現一個統一的德國威脅到歐洲的平衡。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和法國總統密特朗,甚至主動建議蘇聯出兵,把兩德統一拍死。而戈爾巴喬夫呢,他不反對兩德統一,但覺得民主德國原先是蘇聯的盟國,統一之後的德國不能留在北約裡,應該保持中立。

幸虧當時德國外交部長跟舍很有手段,他多管齊下。一方面對戈爾巴喬夫施展三寸不爛之舌甜言蜜語,一方面找到美國總統老布什做靠山,向蘇聯施壓。他還玩弄了兩手“曲線救國”的高招,一是請北約各國發表一個宣言,建議以後北約和華約不要互相敵對了;二是請華約組織的東歐各國發表聲明,贊成統一後的德國留在北約。這樣一來,就從各個方面把戈爾巴喬夫逼得無話可說。作為報酬,聯邦德國出一大筆錢,作為蘇軍的軍費和回國軍人的安置費。戈爾巴喬夫最初要180億馬克,科爾只肯給70億。後來雙方討價還價,折中為150億。

說服了蘇美兩霸之後,再要說服英法兩家就比較容易了。當然,撒切爾和密特朗都不敢相信戈爾巴喬夫居然鬆口了,不由大罵戈爾巴喬夫,簡直不配當蘇聯總統。1990年10月3日,兩德正式宣佈統一。


巴山夜雨涮鍋


在東、西兩德國提出合併前,蘇聯國內的環境已是動盪不穩,有解體的前兆,此時的蘇聯就像一艘滿載軍火的航空母艦,但船體腐朽不堪,行進方向不明朗,運轉緩慢,在茫茫大海中航行。

蘇聯內部官僚主義盛行,以權謀私的幹部在各個個領域氾濫,中飽私囊和貪汙腐敗已成常態。蘇聯是的重工業的國家,國民的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物價飛漲,生產力下降,商品供應不足。再加上後來和美國搞軍事競賽,使國內的資源大量消耗,削弱自身的抗風險的能力。

為了獲得西方的經濟援助不斷讓步,在美國的協調下同意撤去東德駐軍,希望德國統一後,美國將停止東進的拉攏步伐。根據當時的情況蘇聯已經沒有力量維持現狀,因為波蘭、捷克、匈牙利也蠢蠢欲動計劃加入北約。當時德國也拿出幾十億美金援助蘇聯,並且為了實現統一放棄二戰後失去的所有領土,宣佈承認目前的領土現狀,不會有爭議。

在當時的情況下蘇聯,內部問題還沒解決,內憂外患下,既然拿了好處就沒有干預德國統一了,所以德國才統一的這麼順利。


探索異視野


東西德合併的歷史背景是“東歐劇變”,在這場波及範圍極廣的動盪中,東歐國家紛紛進行全面改革,更有大量國家走上了分裂的道路,而此時的蘇聯也是麻煩不斷,自身同樣受到了極大衝擊,自顧不暇的蘇聯哪裡還有能力再去插手德國事務。

德國的分裂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雅爾塔謝頂,德國被一分為四,由蘇美英法分區佔領、分別管理。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內的貨幣開始進行整合,發行了標記字母D的馬克,但卻將蘇佔區排除在外。而蘇佔區則迅速在三天後發行了標記字母F的馬克,東西德至此開始走上分裂之路,隨即爆發了“第一次柏林危機”。

△第一次柏林危機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正式宣佈成立。同年10月7日,在蘇聯的主持下,蘇佔區宣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原本的德國至此正式一分為二。

東德成立之後,在蘇聯影響下開始推行蘇聯式的管理模式,這使得大量東德居民開始想方設法的逃入西德。1961年,為阻止東德人逃往西德,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邊界的自己一側開始修建柏林牆,並且切斷了西德與西柏林的交通運輸,而美國為了支持西德,開始長期向西柏林空投物資予以支援。

△柏林牆

此後,東西德開始獨立發展,雙方經濟發展均極為迅速,在70年代甚至出現了“經濟奇蹟”。到統一前夕,聯邦德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第四大國,貿易第三大國。而民主德國也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

德國的統一

上世紀八十年代,東歐各國先後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政治局勢隨之發生動盪,各國執政黨領導人被迫開始放棄集權政治,放寬了之前對社會實施的高壓統治。於是,曾經被壓的抬不起頭來反對派迅速崛起,由於人民對當前統治的不滿,反對派紛紛通過大選建立新的政權。“東歐劇變”開始全面爆發。

1989年3月28日,在東歐時局持續動盪的情況下,民主德國也放寬了對公民出境的管制,結果直接導致了大規模的逃亡潮,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約有十餘萬東德公民通過各種途徑輾轉移民西歐。同年9月,東德進一步放寬邊境管理,結果卻引起了東德公民的抗議,萊比錫等城市持續爆發群眾集會和遊行,他們要求政府發揚民主、實施改革,改善供應和服務,開放出國旅行,放寬對新聞媒介的限制。

1989年9月,東歐陣營的捷克斯洛伐克開始推行民主化改革,東德逐與其停止互免簽證,而為了平息國內抗議,東德又在10月份重新收緊邊境官制,結果反而再度火上澆油。

1989年10月7日,東德40年國慶之際,萊比錫、德累斯頓、波茨坦、馬格德堡、耶拿等地爆發大規模抗議遊行,首都柏林慶典會場附近,也有7000餘名市民聚集抗議,並與警察發生衝突,數百人被捕。

△東德各地遊行不斷

此後,抗議事件不斷升級,並逐漸演變為了要求反對組織合法化,要求進行多黨制和自由選舉等,而幾乎就在同時,匈牙利和波蘭的政局同樣發生鉅變,兩國政府相繼宣佈不再遣返出逃到該國的東德公民。

1989年10月18日,東德統一社會黨領袖埃裡希·昂納克宣佈辭職,埃貢·克倫茨接替,隨即宣佈實行“徹底改革”,東德境內的反對派組織也開始獲准公開活動,而在這些反對派組織的協調下,抗議活動繼續升級,11月4日和6日,柏林和萊比錫先後爆發50萬人的大規模遊行。

△埃裡希·昂納克

壓力之下,民主德國政府於11月7日宣佈集體辭職,11月8日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集體辭職,同日選出以克倫茨為首的新政治局。9日民主德國宣佈其公民無需申報特殊理由即可辦理護照,東德居民獲得遷徙的自由,不久東德居民開始翻越柏林牆前往西德,此後曾經令人恐懼的柏林牆形同虛設,兩德居民實現了自由遷移。

1990年3月18日,東德大選,東德基民盟成為第一大黨,東德社民黨成為第二大黨,民主社會主義黨為第三大黨。4月12日東德基民盟和東德社民黨宣佈聯合組閣,民主社會主義黨第一次成為在野黨。

此後,東德和西德開始展開磋商,先後簽訂兩次國家條約,在貨幣、經濟等方面開始逐步統一融合,東德諸州隨後集體加入聯邦德國。到1990年10月2日,東德政府機關停止工作,聯邦德國開始接收東德的駐外使領館。10月3日,兩德統一慶典在柏林舉行,兩德正式宣佈統一。


△“東歐劇變”中的動盪

可以說,德國的統一是在“東歐劇變”的大背景下完成的,在這次整治浪潮中,東歐陣營國家先後發生政治變革。例如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分裂為了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和南斯拉夫聯盟;捷克斯洛伐克也在1993年分裂解體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就連蘇聯自身也在1991年12月25日最終解體為十五個獨立國家。

這種大背景下,蘇聯可以說是自身難保,哪裡還有精力去顧及德國的合併。


香茗史館


根據德國時任總理科爾的回憶錄,聯邦德國在意識到民主德國已經趨於崩潰邊緣之後,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進行統一前的準備工作。和蘇聯,美國進行了外交上的溝通。美國其實不會有什麼阻力,因為當時的美國總統老布什將這個視為冷戰的重要勝利成果。蘇聯的態度是科爾比較擔心的。不過令他比較意外的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對於德國統一併沒有阻攔的意圖。談判過程比科爾想象的要順利得多。

實際上當時德國統一外部的外交阻力並不大。對統一比較反對的反而是德國的兩個鄰居英國和法國。不過這個時候,這兩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已經遠不如前,所以也不會真正干涉德國統一。法國的態度相對而言比較中立一些。不過由於德國在戰後配合法國創立了歐共體,所以法國對於德國統一的態度並不是特別的負面。英國的態度則非常負面。時任首相撒切爾一直希望美國出手,干預德國統一。但是沒有成功。撒切爾對於科爾力主推動德國統一有很多反對意見,但是科爾沒有理會她。由於英國在外交上依附於美國,所以除了發出一點噪音之外,沒有對德國統一形成真正的干擾。

以上是從德國角度分析的,當時世界外交局勢。

從蘇聯自身來說,當時已經是崩潰的邊緣,這個時候不可能向外派兵。以一種體面的方式退出,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何況聯邦德國是發達國家,既有資金又有技術,也是當時戈爾巴喬夫推行經濟改革重要的外部合作伙伴,做一個順水人情,換取將來德國在經濟上的援助,未嘗不可。何況科爾在回憶錄當中表示,確實曾經以經濟方面的利益換取蘇聯的支持。


zyb38537240


因為當時蘇聯內外政策發生了巨大調整,對外方面與美國緩和,同時從世界各地收縮實力,這其中有兩個重點,一是從阿富汗撤兵,另一個就是從東歐回撤。而兩德地區,就處於東歐,兩德統一,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發生的,蘇聯自然不會過多幹涉。

當然,除了大背景之外,在細節上,西德總理科爾的運籌帷幄也可圈可點,科爾對於蘇聯方面,就是讓蘇聯以戈爾巴喬夫為首的領導層相信:德國統一不會有危害蘇聯的行為,未來也不會和美國一起搞蘇聯。解決的蘇聯後顧之憂,處於收縮期的蘇聯本身對東歐地區就是放縱狀態,那統一也是水到渠成。

其實當時兩德統一,蘇聯的態度是一方面,而英法其實更加不希望德國統一,英法國擔心一二戰重演,在西德領導人的折衝樽俎之下,兩國才不情願的“樂見其成”。


北玄武


1990年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分裂40多年的兩德至此實現統一。東歐一直是蘇聯的勢力範圍,而東德更是蘇聯在歐洲的一顆重要棋子,是對抗西方的前沿陣地。蘇聯之所以對兩德合併採取默認,是逼不得已的的無奈之舉。

1、蘇聯的經濟實力不允許。經過幾十年的美蘇爭霸,軍備競賽已經拖垮了蘇聯經濟,國民經濟嚴重偏向重工業,社會物資短缺,人民極度不滿,國家已經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了。

2、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戈爾巴喬夫上臺後,立志要改革經濟,結果阻力太大,困難重重,只好把改革的重心放到了政治上。對外,放鬆了對東歐僕從國的控制,調整和西方的關係,希望藉此能獲得西方的資金,提振蘇聯經濟。

3、蘇聯當時自顧不暇,以葉利欽為首的俄羅斯和各加盟共和國正在鬧獨立。再加上,當時西德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東德,兩國統一也是民心所向,蘇聯也樂的做個順水人情,而且西德也沒少給蘇聯金錢。


長安李不白


蘇聯自己都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加盟共和國們都在鬧獨立,蘇聯國內已經一片爛攤子,經濟崩潰、民不聊生。自己都保不全,哪有時間管人家德國?再說了,兩德合併是人家德國人的事,跟蘇聯人半毛錢關係沒有。而且蘇聯就算出兵,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又不是吃乾飯的,肯定也要出面干涉!要是一個兩德合併,卻導致了蘇聯和北約的衝突,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啊,老毛子想幹涉也幹不了!


德沙漠之狐隆美爾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東西德雙方都宣佈進行合併,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資本主義的介入和和當時的蘇聯經濟已經解體,根本無力對歐洲造成威脅,所以那時候蘇聯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辦法對歐洲政局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也間接的改變了整個冷戰時期的格局。


兵家講壇


此時出兵是赤裸裸的干涉別國內政,有違國際法。


才情與激情齊飛


東西德國合併是在蘇聯同意的前提下實現的,當後來有人指責戈爾巴喬夫是出賣了東德,他的回應是“我把東德出賣給了德國人民。” 有意思的是,大國中只有英國反對德國統一,撒切爾夫人曾經為此當著德國總統科爾的面大發雷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