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特朗普背上的幾個“炸雷”(第一名)——人心

(以下為個人觀點,歡迎交流、點贊、吐槽,如果您覺得還有意思,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細數特朗普背上的幾個“炸雷”(第一名)——人心

編者按:美國中期選舉在即,備受爭議的特朗普面臨又一次嚴峻考驗,美國內部的民意也暗流洶湧。特總統能否順利過關,關鍵要看他能否妥善解決纏繞在身上的幾個政治難題,這些難題就像背在他背上的"炸雷"一樣,一旦引爆,休說連任,就是能否順利完成現任也是問題。

下面就為大家擺一擺背在特朗普身上的"炸雷":

第一名——人心,支持特朗普上臺的民意是否可以繼續?

距離美國中期選舉不到兩週時間,特朗普將迎來總統生涯的最大挑戰——民意。

為什麼這樣說,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不是屢創新高嗎?是的,最近種種媒體曝出特總統的民意支持率又曝出了新高,儘管很讓人失望,但這似乎就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這個"退群成癮",到處"煽風點火","口沒遮攔",美國曆史上最具個性的總統還將穩坐釣魚臺嗎?筆者的觀點是未必!

因為決定特朗普寶座安穩的關鍵因素是民意。儘管這次中期選舉不是選總統,但它可以決定共和、民主兩黨在國會的席次。一旦共和黨佔優的局面不能繼續,失去保護層的特朗普將直面各種苛責與挑戰,甚至面臨真正意義上的彈劾。以特朗普的性格,隻身作戰的他還能渡險為夷,穩如泰山?

積量變為質變,量變和質變的轉換往往在不經意間石破驚天!現在,這樣的民意量變就在不斷積累!

細數特朗普背上的幾個“炸雷”(第一名)——人心

其一、他與無冕之王的關係十分糟糕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多次攻擊美國的主流媒體,而美國主流媒體對特朗普的負面報道遠遠超過正面報道。特朗普不喜歡和主流媒體打交道,新聞發佈會能不開就不開,有什麼消息要公告,直接發推特,反正就是不通過主流媒體發佈,懶得和你們這幫"壞人"見面。而對於那些不得不召開新聞發佈會的正式場合,特朗普也經常給那些看不順眼的媒體下馬威,例如2017年2月24日,白宮將《紐約時報》、CNN、《洛杉磯時報》等幾個傳統大牌媒體拒之門外,不讓他們參加白宮的記者吹風會,次日特朗普宣佈不參加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中斷了一百多年的媒體傳統。當今社會,媒體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在選舉中對民意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如今,特朗普與媒體之間糟糕的關係沒有一點好轉的跡象,這叫人如何看好。

其二、白宮離職潮繼續洶湧

近幾個月來,無論是自動離職還是被特朗普撤換,白宮幕僚班底不斷"換血"。白宮辦公廳主任約翰·凱利曾向參議員們抱怨白宮是一個"悲慘的工作場所"。離開這個悲慘工作場所的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白宮辦公廳主任普里伯斯、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國務卿蒂勒森等,而白宮通訊聯絡主任已經換了4任。白宮過渡項目主管庫馬爾編制的數據顯示,在特朗普政府初期擔任白宮高級顧問的人群中,逾60%已離職。至少40年來,還沒有哪一任美國總統執政時白宮高官換得像特朗普這屆政府這樣頻繁。

特朗普最早的一套核心行政班子,如今"碩果僅存"的還有女兒、女婿、副總統彭斯、財長姆努欽、防長馬蒂斯等少數心腹人馬。不過這一現狀似乎也維持不了多久,前不久關於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的離職言論在各大媒體中傳播。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確定馬蒂斯何時會離開,並表示他更像是一個"民主黨"人。

堡壘是否會從內部攻破,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構築特朗堡壘的基石像走馬燈似的更換,這的確不是件正常的事情,或許是人心向背的一個縮影。

其三、"特朗普景氣"不再

特朗普為什麼那麼牛,這跟所謂的"特朗普景氣"有很大關係。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股市新增了10萬億美元,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分別創出歷史新高,美國迎來長達9年的史上最長的大牛市。不管這是不是特朗普的功勞,美國股市在他任上迎來歷史最高點的確是值得特朗普大書特書的事情。毫無疑問,股市的火爆是所謂"特朗普景氣"的最強大基石。但是,最近兩三週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們,這個基石不再那麼穩當了!2018年10月中下旬,美國股市似乎經歷了一場"噩夢"。美國股市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暴跌,三大股指分別錄得歷史上罕見的跌幅:截至10月28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收跌1.73%,報2658.69點,較9月20日收盤歷史高位跌超9.28%;道指收跌296.24點,跌幅1.19%,報24688.31點,較10月3日收盤歷史高位跌約7.98%;納指收跌2.07%,報7167.21點,較8月29日收盤歷史高位跌超11.62%。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結合今年2月與當前的股市暴跌,有分析認為美國股市已然進入熊市。股市大漲,特朗普自然要吹噓是自己的功勞,那麼股市大跌呢?特朗普是不是也應該擔起應有的責任。隨著這波大漲積累的超高人氣會繼續為特朗普買賬嗎?我們拭目以待。

細數特朗普背上的幾個“炸雷”(第一名)——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