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的規則變動,對股市影響怎麼解讀?

股指期貨保證金手續費全部下調,交易制度安排走向常態化

關於下調股指期貨保證金,怎麼解讀,可能很多朋友就不理解了。

其實這個消息在我看來是超市場預期的利好政策。

12月2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便掛出公告調整交易保證金和手續費標準等,這是自2017年以來股指期貨交易安排逐步走向常態化的第三次調整。

一. 自2018年12月3日結算時起,將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0%,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標準統一調整為15%;

二. 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調整為單個合約5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三. 自2018年12月3日起,將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點六。

三個維度,保證金比例、持倉額度、手續費,這個調整,可以用大家都能聽懂的話這樣說:用比之前更少的錢,可以買更多的交易合約,然後手續費還比原來收的少了。

對於“不懂行”的朋友,可能說這是哪門子利好?對於股指期貨的印象就是可以惡意做空股票市場,讓散戶虧錢。

但是其實不是這樣的,從長期看,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需要行之有效的套期保值和管理風險工具。在此時對股指期貨管控措施進行適度調整,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期指市場功能發揮。這樣一來,很多機構資金,可以放心大膽的入場買股票了!一方面,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解決了機構資金對於A股風險不可控的因素,另一方面增加了市場中的增量資金,機構願意把更多的錢投入股市,之前是因為風險太大不敢投入多了,但是現階段不一樣了。

只要增量資金多了,股市自然流動性就會變好,資金短缺、流動性緊缺而發生的下跌會減少,這樣有價值的股票才能充分體現在股票價格上。

現在聽完我的分析,你說這個是不是利好?

股指期貨的規則變動,對股市影響怎麼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