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權謀之術無所不在,大人物深人研究卻閉口不說,從不將心得秘籍輕易示人這便是幾千年權謀術盛行而此類著述卻極少的秘密...此書所述之權謀案例,的確已至“夫人不言,言必有中”的境界。

權謀殘卷-用人卷

  • 君者只需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臣者只需能言能行。
  • 第一印象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因為小人更擅偽術。
  • 察人的本質,順應人的性情,如此事情方可為。
  • 發現和使用賢能的人則事有成,不辨和使用奸佞的人則敗機伏。
  • 權者首先看重的是忠誠而後才是才能。
  • 經世之道,識人為先,用人後之。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導語:大德容下,大道容眾。蓋趨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怒以安人心。

大德能夠容納下方,大道能夠容納眾人。眾人的心像水一樣,流向利益而逃避禍患,這是人之常情,因此應該寬恕他們以安定人心。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人物

東漢光武帝劉秀,漢高祖劉邦的第九世孫。他從小喜歡種地,常常被好養俠士的哥哥嘲笑。

王莽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劉秀跟隨哥哥劉繽起兵,號“青陵兵” ,不久又併入綠林農民軍,成為重要將領。後來義軍將領們擁立劉玄為漢帝,改元“更始” 。劉縯任大司徒,劉秀任太常偏將軍。

劉秀為人恢宏大度,也很有權謀。因為他們兄弟的勢力逐漸壯大,所以受到更始帝的猜忌。更始帝先殺死了劉縯。別人勸劉秀逃走,劉秀卻主動去請罪,得到更始帝的信任,既免除了殺身之禍,也保全了自己的實力。

此後,劉秀與王鳳、王常等攻佔昆陽、定陵、團城。在昆陽之戰中,劉秀沉著冷靜,臨危不懼,以其超人的膽略和傑出的指揮才能,率領義軍大破王莽主力四十二萬,為推翻王莽政權作出了重大貢獻。推翻王莽後,他另立門戶,在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成為東漢的第一個皇帝。

此後,劉秀陸續消滅了赤眉軍和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在戰後他實施“以柔道行之”的治國方針,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發展生產,休養生息,安撫周邊少數民族,使東漢帝國一度興盛,被史家譽為“光武中興” 。


【事典】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王莽篡位,很快失去了人心。人們思念漢室,所以在起義軍中,有好幾位都自稱漢代的宗室。

劉秀起兵時,也打出匡復漢室的旗號,擁立更始帝劉玄。

王郎原在邯鄲城以占卜為生,現在也說自己是漢成帝的兒子,自立為漢帝,起兵攻取州郡,一時很有聲勢。劉秀這時正好以大司馬的身份前往河北各州縣巡撫,王郎就下令懸賞捉拿他,劉秀倉皇逃走。一時河北各郡紛紛望風歸順,盡屬王郎。

劉秀集結兵力,經過數番激戰,最後合圍鉅鹿,使敵人分兵,最後一舉攻取了邯鄲。

王郎戰敗被殺,結束了皇帝夢。劉秀收查他的往來文件書信,發現裡面有自己手下官員們寫給王郎的上千封書信,內容很多是低毀和誹謗劉秀的。左右勸他嚴加追查,好一網打盡。劉秀未置可否。

一天,劉秀把大家召集在大殿,點起爐火,士兵們的刀槍映著火光,平添了一種威嚴。劉秀叫人拿出了那些信件。那些與王郎有聯繫的人都臉色蒼白,他們知道,一旦追究,即使不被殺頭,也要被關進大牢。

膽小的人開始瑟瑟發抖,膽大些的也開始後悔沒有早些逃走。劉秀卻是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叫手下人燒掉那些書信,並且說:

“現在大家可以安心了!"

大家拜伏在地上,慶幸自己逃過了這一劫,也很感激劉秀放過他們。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對劉秀有二心了。

鏡鑑

不糾察往事,只放眼當前、是王者風範。

釋評

司馬遷的《史記》把伯夷和叔齊放在列傳的首位,意在鼓勵士人的氣節。但歷朝歷代,真正講氣節的臣子並不多。為官者,多半是為利益所驅使,因此常常首鼠兩端,左右逢源,誰得勢就依附誰。這是人的本性所在,很難改變。

對少數這樣的人加以懲治,可以收到儆策作用,但假如人數眾多,加以追究,則會造成人心浮動,影響大局的穩定。劉秀這件事做得很漂亮,因為他心裡清楚,那些人未必真的有反意,無非是錯誤估計了形勢,趨炎附勢,或為自己留一條後路。

追究起來,不但涉及面太廣,而且也沒有多大意義。如果放過他們,那些人自然會心存感激。而且有了這次教訓,他們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這件事充分說明了劉秀的胸懷和謀略。後來曹操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在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後,曹操發現手下一些官員與袁紹往來的書信,他看也不看,命人一把火燒掉,既免除了上下猜忌,也收服了人心。當然曹操所逞的,也無非是劉秀的故智而已。

「中國歷史文化故事-權謀殘卷」漢光武燒信安人心

喜歡看故事的朋友歡迎關注、每天日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