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急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是臨床常見的過敏性疾病,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團,起病急,皮疹時起時消,伴劇烈瘙癢,重者可致過敏性休克。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症狀,且發熱與病情輕重具有相關性。中醫治療伴發熱的急性蕁麻疹患者 效果滿意,現介紹如下。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均為中醫院就診的急性蕁麻疹患者25例,入院後體溫在38.0~39.4℃之間;其中男11例,女14 例;年齡18~44歲;病程2~15天;症見皮膚起風團,風團大小不一,形態呈多樣性,瘙癢難耐,多伴有口苦咽乾,往來寒熱,胸脅脹滿,心煩,脈弦數。

臨床資料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處方:柴胡15克,酒黃芩、沙參、姜半夏、大棗、炒白芍各10克,炙甘草、生薑各9克,麻黃、桂枝各4克,葛根、生石膏各20克。

加減:若體溫高於39℃者,生石膏加至30克,麻黃加至9克。

用法:水煎至4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劑。所有患者均治療1周後觀察療效。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療效標準

治癒:風團消退,臨床體徵消失不再發作;

好轉:風團消退30%或消退後復發間隔時間延長,瘙癢等症狀減輕;

未愈:風團及瘙癢無明顯改善者,或消退不足30%。

結果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共治療25例患者,治癒23例,好轉1例,未愈1例,總有效率92%。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體會

急性蕁麻疹患者大多會出現發熱、汗出(或無汗)、惡寒、身癢、咽痛、噁心、食慾不振、口苦、咽乾、目眩等症候。本方的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治療各種類型的發熱療效顯著,在控制急性蕁麻疹伴發熱上與抗生素相比能更快、更安全地發揮療效,且副作用小,在針對急性蕁麻疹的諸多症候(如瘙癢、痠痛、咽哽、胸悶)的緩解上作用突出。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南方名醫”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這種伴有發燒的“皮膚癢”,用中醫治療效果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