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聽到召回兩個字,就好像聽到這麼一個影視劇裡的經典橋段,配角問主角“我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先聽哪個?”當然,壞消息是你家車出毛病了;好消息則是廠家很負責任的召回了。

由於汽車在不斷的發展,新技術的誕生層出不窮。因此搭載新技術的汽車產品就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一些廠家沒有檢測出來的問題。因此,召回事件的發生、在汽車工業成熟的今天,已經是一種常態。我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晚,在2004年、才開始正式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中國人才逐漸對“召回”二字熟悉起來;而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的汽車召回總量也在實現迅猛增長。

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在2016年中國汽車召回總量首次突破了千萬量級,達到了1132.56輛、同比2015年增長了103%。這一年,召回的關鍵詞有:氣囊與安全帶、發動機、車身及其附件問題。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6年中國汽車產銷均超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於是當時有網友戲稱,生產和召回的比例達到了4:10,“生產了5臺,召回了2臺”。

而在2017年結束以後,國家質檢總局公佈2017年全年中國汽車召回總量突破兩千萬量級、達到2004.8萬輛,這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汽車召回總量最高的一年。而2017年的召回關鍵詞是:氣囊與安全帶、發動機總成、轉向系統總成、電氣設備總成、車身總成。而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當年中國汽車產銷2901.54萬輛和2887.89萬輛。曾有網友形象地說,“生產了3臺,召回了2臺”。

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時間來到2018年。2018年12月29日,正值2018年最後一個工作日、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3條合資品牌的召回公告,3大品牌將召回車輛359561輛。在最後一波召回來襲之後,據計算中國2018年全年汽車召回總量為1232.3萬輛。而根據相應統計,1-11月,中國汽車產銷2532.52萬輛和2541.97萬輛,如果當年的網友還要發言,結合業界的預估12月的產銷數據,他或許會說召回比例和2016年相似 。

至此,中國已經連續3年乘用車召回數量超過了千萬量級,但相比於2017年,2018年的召回總量下降了39%。

當然,誰都知道,上面網友調侃的數據肯定不能直接這麼算賬。只能從某個維度上反映出召回的一個數量級。

而2018年的召回關鍵詞,同樣離不開氣囊二字,此外、多家車企爆發的機油門貫穿了2018年全年、給消費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其中,將2016、2017、2018這3個達到千萬量級的召回大年串聯起來的關鍵詞非:氣囊安全問題莫屬。而不說你也懂得、這個氣囊多半指的是高田問題氣囊。2018年全年,涉及高田問題氣囊的召回批次達26批、數量達1748463輛、佔比2018年召回總量14.19%。

在2017年6月26日,高田集團在日本申請破產保護,而導致這個全球最大安全氣囊供應商破產的原因正是其生產的氣囊存在安全問題導致搭載其氣囊的汽車產品在全球範圍內召回連連,特斯拉、福特、本田在內的全球多家汽車製造公司均成為了“受害者”。由於高田集團的破產、不少企業也不得不自己為問題氣囊買單。據統計,全球搭載高田問題氣囊的汽車產品超過5000萬輛,因此延續到未來幾年、氣囊二字恐怕都還將是汽車召回的關鍵詞。

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機油門”共導致了數量達1312086輛的召回、佔2018年召回總數的10.65%。雖然“機油門”所造成的召回數量佔比不算最高、但影響卻最為廣泛。因為這三個字幾乎貫穿了2018年全年,這也反映出了即使燃油機發展了百餘年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的技術、仍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

值得肯定的是,自主品牌在近年來的召回數量佔比在不斷提升。在以往,自主品牌的召回數量較少並非是由於他們的產品品控好,相反在大多數消費者心裡自主品牌的產品質量是不如合資的。但可喜的是、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與成熟,目前中國部分品牌已經擁有了能夠匹敵合資的實力,並且還在不斷進步。

2018年,自主品牌的召回數量累計達到了125.9930萬輛,佔比達到10.22%、而2017年這一比例為7.07%。這說明自主品牌的企業責任心也在隨著實力的增長而不斷的增長。同時也反映著我國消費者的維護自己消費權益的意識在越來越強烈。

網友戲稱“前年產銷3臺召回2臺,去年產銷5臺召回2臺”, 咋回事?

在汽車發展與前進的道路之中、召回是不可避免的。一家企業在面臨汽車產品存在問題時是否召回也決定了他在消費者心目中是否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了自覺召回的陣營。而在中國車市遇冷、全球汽車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之中,一家企業面臨召回也應該有更加謹慎的態度才能在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站穩腳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