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0萬億 外貿“登高”力從何來

本報記者 張娜

超30萬億元!2018年我國外貿成績鼓舞人心,領跑全球。海關總署1月14日發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出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2018年我國外貿實現了穩定增長,並帶動了進出口規模達到新的歷史高點,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評價說。

外貿登高四方給力

2018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困難和挑戰顯著增多,在此形勢下,外貿增長逆勢而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力量驅動外貿登高望遠。

“穩外貿”成效漸顯。2018年中央圍繞穩外資、穩外貿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顯現。比如,減稅降費,2018年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有效促進了出口增長,並且主動降低了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有效促進了進口的增長。特別是部分降稅商品進口快速增長,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化妝品657億元,增長了67.5%,進口水海產品794億元,增長了39.9%,均快於整體進口增速。

民企拉動外貿增長作用明顯。拉動外貿增長。作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亮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外貿佔比繼續提升,繼續保持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43.6萬家增長到47萬家,其中,民營企業37.2萬家,同比增長10.7%。李魁文認為,“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2018年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區域協調發展合力推動外貿增長。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整體增速,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對推動外貿增長起到積極作用。數據顯示,2018年,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6.1%,超過全國增速6.4個百分點;中部6省市外貿增速為11.4%,超過全國增速1.7個百分點;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14.8%,超過全國增速5.1個百分點;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8.8%。

多元市場拉動外貿增長。2018年,我國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和東盟進出口分別增長7.9%、5.7%和11.2%,三者合計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2%。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外貿前景謹慎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8%,與全年9.7%的增速相比,略有放緩。

為什麼出現波動?李魁文在新聞發佈會現場分析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第四季度進出口規模為8.21萬億元,是2018年四個季度中規模最大的,而相比三季度,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基數抬高了5%,這是第四季度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最主要原因”。第二個原因,主要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水平以及外貿企業進出口節奏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從更長的週期角度來觀察,我們認為這種波動程度將會有所減弱。”李魁文認為,進出口增速出現波動是常見的。

展望2019年,哪些隱憂將影響外貿持續穩定增長?

李魁文認為,最大的隱憂就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可能受到拖累。

李魁文表示,“外部環境還是複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不過,從官方的預計來看,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今年我國外貿發展有望穩中提質,質量和效益將進一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