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禮樂制度造就華夏大文明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45.禮樂制度造就華夏大文明

這句話提到了兩個詞“夷狄”和“諸夏”,在兩千五六百年以前,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當時整個中華大地上,發達地區只有河南、陝西等這一帶,最中心的這片區域叫做“華夏”,這裡也被人們稱作中原大地。“諸夏”指的就是這些發達的、文明程度比較高的中原地區,這裡已經有了完整的禮等各種制度;而相對應的,那些文明程度不高、落後的地區,都在中原大地的周邊,這就是這句話裡的“夷狄”,相當於咱們現在所說的落後的地區。孔子說的“夷狄”指的是那些落後、偏遠的國家的總稱,包括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

45.禮樂制度造就華夏大文明

好,解釋完了這兩個詞,我們再來看孔子的這句話:“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這本書流傳到現在,裡面的很多話都有了變化,比如這句話:“不如諸夏之亡也”,在古代是“不若諸夏之亡也”,“若”是像的意思,“不若”就是不像。先來說“夷狄之有君”,指的是像夷狄那些偏遠地區的國家,他們雖然文明程度不高,可也都有自己的君主。

45.禮樂制度造就華夏大文明

而“不若諸夏之亡也”,意思是不像諸夏一樣,都已經沒有君主了。“亡”,是無的意思,這句話不是說諸夏真的沒有君主了,而是當時的諸夏,雖然都是文明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可他們已經不再講究禮,社會處於禮崩樂壞的狀況,各路諸侯也不再尊重他們的君主,而是彼此之間你爭我鬥,甚至越位殺了自己的君主,像這種根本不拿君主樣當回事兒的情況,還算有君主嗎?!

45.禮樂制度造就華夏大文明

所以孔子看到當時的社會狀態,禮崩樂壞,才發出了“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也”的感嘆。孔子通過這句話,也是在提醒當時的社會,“夷狄”缺少的是什麼?不是貧窮,而是文明,如果“諸夏”認識不到此一點,即使有君也將是“夷狄”那種落後國家的狀態。真正讓一個國家強盛的,是她的文化和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