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培訓班排到年三十?別給孩子的春節添堵了!

培訓班排到年三十?別給孩子的春節添堵了

再過20天左右,就到期末考了。據說,小朋友們期末考的成績如何,將會直接決定寒假的規劃——求小朋友們的心理陰影面積。都市快報調查顯示,身邊十多位家長,從幼兒園大班到初一學生,大家的寒假安排幾乎都已妥當。很多人報了培訓班,查漏補缺,有孩子一放假就開始上課,一直上到年三十中午;也有人要趁假期,回老家來場深度遊,要把家族的故事帶回來。

看完這則新聞,大多數網友都表示心疼孩子們。要知道,暑假雖然長,但大多數孩子也都是在培訓和學習中度過了,完美的與學校的上下學期相連,如果寒假還要繼續將孩子們困於學習培訓班之中,那可真是忙碌一年,沒有一刻學習。這樣踐行下去,到底是為孩子好?還是在給孩子增負呢?

過去一整年的學習已經夠辛苦的了,也該有適當的休息階段,那時間不長的寒假便是最佳的休息階段。而且又契合春節的時間節點,休息時間適當,又有節日由頭,確實很合適。當然,寒假說短也不短,三四個周也不能全玩,可以在適當學習中追求休息狀態。

可是,用培訓班把寒假安排滿檔,有的孩子甚至要上課到年三十中午,這就有些誇張和過分了。要知道,孩子不是學習的機器,而是有感情有想法和追求的人類個體,要教育引導使之具有生氣和活力,而不是一味的壓榨和逼迫。

這樣的滿檔安排,不僅寒假本身的休息意義被消解得一乾二淨,也是對寒假適當休息和科學調節的一種莫大諷刺。這樣下去,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見得有什麼提升,身體勞累不說,心理層面倒是會被憋出一大堆毛病。如果連基本的身心健康都不能保證,那再好的學習成績又有什麼實際意味呢?

“中國孩子玩太少了,讓他們多玩玩。”這句話在短期內不會過時,也是學校和家長需要追求的現實方向。尤其是家長群體,如果這一點能夠想通,他們對於孩子的現實期待,才更有可能實現。

培訓班排到年三十,別說孩子們會有大大的心理陰影面積,就連我們這些成年人看了都會發怵。還有的網友直言,這便讓孩子們陷入到了一種“現實困境”,難掩“循環不停歇學習”的尷尬局面。不要忘卻,孩子開開心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長們別給孩子的春節添堵了,讓孩子們好好過節,感受傳統文化,也算是對孩子過去一年辛苦學習的一種獎勵,要用“幸福感”取代孩子的“疲憊感”。

不過,此事也有不同的聲音,有家長質疑道:假期不安排孩子上興趣班,有幾個工作的家長有時間每天帶孩子去“素質”?放他們自己在家,不是電視就是手機就是電腦,一個假期下來人就廢了……還有家長補充認為,多數家長把孩子送到各種班不是因為攀比,是真的沒時間帶。而且如果不報班,自己又沒時間陪孩子,結果很可能造成孩子的現實情況更糟糕。

這樣的憂慮也有現實道理,但並非無法疏解。家長們都很忙,這一點可以理解,畢竟為了工作也是為了家庭。但是家長忙碌並不意味著只有“興趣班”這一條相對合理的假期教育路徑,家長忙碌與否本質上也與假期家長能不能教育好孩子無關,這兩點需要明晰。

比如,家長可以尋求“玩學兼顧”的一些路徑,讓孩子既能在寒假得到休息,又能得到一定的價值學習體驗,比如夏令營,或者趁著家長休息時間帶孩子去體驗一些有價值的活動等,學校和家長也可以給孩子們佈置一些“玩學兼顧”的作業。所以,沒時間帶並不是讓孩子在培訓班大海里迷失的理由,多給孩子們一些快樂的空間,有價值的自由空間吧。

寒假的培訓班排到年三十?別給孩子的春節添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