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今年52岁的吴水根,是施洞吴家银匠第八代传人,从事银饰加工已经34年了。经过多年的磨炼,掌握了精湛的传统民族银饰加工技术。如今,他已成为施洞银饰加工技艺的标志性人物, 2017年当选十九大代表,赋予了他更多的职责和义务,在不断钻研银饰加工技术的同时,吴水根还致力于刺绣技术的传播和推广,用工匠精神带领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每天清晨6点开始,铸炼、捶打、镌刻、吹火焊接,一系列动作在小小作坊里循环上演着,数十载雷打不动,这是吴水根的工作时间,他已经坚持了30余年。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80年代初,刚初中毕业的吴水根踏入了银饰加工行业,跟随父亲学习银饰锻造技艺。那时的吴水根只想着每天重复练习几个动作,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基本功,提高银饰锻造技术水平。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我这个技艺是祖传的。就是受到我爷爷和父亲他们的影响。当时我七、八岁,坚持跟我父亲学加工这个银饰,坚持到现在。”吴水根说。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通过潜心钻研,吸收别人之长,完善工艺设计,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银饰加工品赢得了行业内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施洞镇岗党略村,当地村民有了更多接触外界和走向外界的机会,因此,吴水根曾多次受邀到俄罗斯、韩国、香港、澳门、北京、上海参加博览会,推广银饰工艺。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2005年9月,吴水根代表贵州参加香港民族文化民间艺术会,表演了苗族银饰加工。当时,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评为“中国绝活”。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吴水根先后设计开发了200多种产品,将民族传统文化与银饰锻造技艺熔于一炉的“苗族故事图腾柱”“龙船一帆风顺”“蝴蝶妈妈与吉宇鸟”等银饰,渗透了苗族文化,也成为吴水根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精品。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往施洞旅游的游客渐渐增多。吴水根的苗族银饰销售达到顶峰,自己的腰包慢慢鼓了起来,他开始琢磨着怎么带动村里的群众致富。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2010年,吴水根注册成立了贵州省台江县水根民族银饰有限责任公司,带动当地群众通过银饰加工奔向致富道路。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苗族银匠的手艺大多来自家传,按照传统观念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但这些传统观念都被吴水根打破了。吴水根亲手带的徒弟有16个,其中包括他的女儿,也包括很多外姓弟子。在吴水根的带动下,施洞镇的银饰加工越来越红火。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几万元收入,到现在平均每户年销售额达15万元,年创产值达上千万元。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从业多年来,吴水根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贵州省劳动模范和贵州省首届十大工匠, 2017年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能获得这些荣誉,不仅是因为吴水根技艺精湛,更是由于他在传承推广民族文化作出的努力,同时,也赋予了他更多的职责和义务,在不断钻研银饰加工技术的同时,吴水根还致力于刺绣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坚守传承,用最朴实的劳动和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践行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和素养,带领和帮助当地群众走在脱贫致富大道上。

吴水根:用工匠精神带领村民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