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上路優化廣州交通 方案已投入部分路網使用

“算法”上路優化廣州交通 方案已投入部分路網使用

天河北區域優化前

“算法”上路優化廣州交通 方案已投入部分路網使用

天河北區域優化後

智慧信號燈“廣州城市算法挑戰賽”圓滿落幕

由廣州交警、滴滴出行、振業優控聯合舉辦的智慧信號燈“廣州城市算法挑戰賽”圓滿落幕。來自同濟大學的“大吉大利”隊以“算法”應用效果更佳獲得本次挑戰賽“金穗獎”,同校的“CLYTCHLY”(克萊徹利)隊以微弱差距獲得“銀穗獎”。

最優“算法”由實際效果判定

本次智慧信號燈“廣州城市算法挑戰賽”於8月13日啟動,來自同濟大學交通工程學院的兩支“算法”隊伍,利用其核心“算法”,結合廣州交警提供的實際路況信息、交通信號燈調控等多重數據,通過精密計算,提供選定區域的“最優交通信號燈配時方案”,並由廣州交警通過實際應用區域的交通改善情況,最後決出優勝隊伍。

據悉,挑戰賽對答辯環節和信號燈實際運行效果兩部分進行評價,各佔50%。獲得“金穗獎”的“大吉大利”隊提供的方案對德政路、文明路、沿江路等路段交通狀況提升明顯。特別是文明-越秀南路口,據滴滴公司信號優化平臺數據分析,通過應用其新“算法”,該路口的整體延誤時間從原來的56.82秒,降低到51.85秒,優化率10%。

獲勝隊伍巧用人工智能

據“大吉大利”隊隊長王一喆介紹,該隊“算法”的設計主要考慮三個關鍵因素:週期、相位差、綠信比。團隊以“分層遞階”式算法,對這三個要素逐層進行優化,達到效果最優。據悉,該隊方案的亮點在於依靠人工智能所具有的“輸入-反饋-輸出”的過程,根據“算法”將停車次數與延誤情況反饋到系統中樞,系統中樞調整後再下發到信號燈,同時利用路網情況創造了仿真環境,作為反饋對方案進行調優。

方案已投入部分路網使用

“廣州城市算法挑戰賽”是今年廣州交警智慧交通城市建設的新思路。廣州交警支隊長歐日文表示:“城市算法挑戰賽是廣州警企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廣州交警將貫徹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理念,不斷開拓智慧交通建設思路。”

據悉,2017年廣州交警就聯合滴滴出行就“算法”應用開展合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天河北片區。經過兩次優化調整,天河北片區晚高峰東往西方向平均通行速度提升42.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