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和惠州,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惠州和東莞,珠三角地區的兩個核心城市,相依相靠,北接廣州,南接深圳,共飲東江水。作為廣東省的老四、老五,東莞惠州可謂佔盡了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將和廣州、深圳、佛山一起,將珠三角打造成中國南部乃至包含東南亞在內的地區經濟中心。東莞在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名第24名,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5名,創新力最強的30個城市第7名。同時期,惠州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

東莞面積比深圳要大那麼一點點,2465平方公里。過去的“世界工廠”在經過近十年的痛苦轉折後,近年發展較快,在2018年前三季度,發展勢頭甚至超過了佛山,實現2020年過萬億目標不成問題。佛山如果還是2018年的表現,再過些年被東莞反超也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到2020年,不出意外,廣東深將首先擁有四個萬億級城市。

東莞和惠州,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惠州相比東莞,面積更大,達到11599平方公里。雖然惠州的經濟總量不是太高,2018年預計在4000個億的體量,但惠州山多水多又靠海,是個實實在在的好地方:森林覆蓋率達到60%多;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條,總長約1500公里;適宜建設海港碼頭的海岸線長28.4公里,其中惠州港是南方地區的天然優良深水港。

從經濟的發展來看,東莞也好、惠州也好,想趕超深圳,負責任地說,20、30年內不敢說!深圳的興起,依靠其全國獨有的政策優勢、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精英薈萃的人才優勢、多渠道匯聚的資本優勢等所形成的綜合創新優勢。深圳的出現,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而目前東莞、惠州或者說全國其他地方都不具備這種優勢。

東莞和惠州,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而與深圳作為香港經濟腹地,接受香港產業轉移相似,今天的東莞、惠州的發展定位,應該是作為深圳的經濟腹地,並立足自身原有的經濟優勢,如東莞民營經濟優勢、惠州中資港資集聚優勢,實現城市無縫對接、產業有機銜接,人才自由流動,形成1+1大於2的效果。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推進,以及長三角地區上海都市圈建設的競爭倒逼,都會推動深圳東莞惠州一體化的加速,並由三地一體化向包括廣州、佛山、香港在內的大珠三角一體化轉變。

但與深圳當年接收香港中低端製造不同,東莞、惠州本身正在由中低端製造向中高端智造轉變的過程中。作為東江中上游地區,作為供給香港、深圳、廣州等地的主要水源流經地,也是優化生態環境需要,那些附加值低、汙染大的企業只能被淘汰。

東莞和惠州,誰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深圳?

而從深圳來兩地的企業,只能是像華為這種高端製造企業。當一家華為過來後,帶來的還有眾多的中高端人才,這些人才的到來,毫無疑問會抬升當地的房價。可以預測的是,東莞的房價還是會繼續漲上去,因為深圳的發展溢出效應首先會在東莞實現。畢竟深圳太小了,未來深東合併也不是不可能。

而對於惠州,這塊巨大的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中的珍貴腹地(僅僅比廣州、深圳、東莞三個地方加起來少300平方公里),同時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江水資源、海洋資源、人文資源等等,正在慢慢崛起。但惠州的開發,不能僅從惠州自身的角度去看,而是要放在整個珠三角的宏觀視角去看,是現在就上大項目加速開發,還是作為珠三角地區發展的“留白”送給子孫後代,也許可以深入思考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