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身为“秦人“,一直以为秦人就是在以雍城为主要中心的区域范围内繁衍生息打拼经营直至称霸西陲,首次一统中国的。孰知,秦人先祖却非西来,而是来自遥远的黄海之滨的”鸟国人“。

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有三大部族,分别是炎、黄以及东夷。东夷族群广布在今大江以北,东北以南,西临中原,东到海滨的广大地区。东夷族群有个首领叫作少昊,他在东方建立了一个王国,百官均以鸟为名,应该说这个鸟的王国是以鸟为图腾的氏族联合,少昊其姓为“风”,殷商时代,“风”、“凤”为同一字,字形为一个有丰满尾巴的大鸟。秦人就是少昊族后代嬴姓的分支。

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说,秦人的第一个祖先叫大业,为其母女修吞鸟卵所生。大业取少典女儿女华生儿子大费。大费又名伯益,也做伯翳。大费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到舜帝表彰,赐予黑色旗旒,并把姚姓女子嫁给大费。后来,大费给舜驯鸟兽,鸟兽都很驯服,舜帝高兴,赐大费嬴姓。按照禅让制大禹应该将位子传给协助他治水有功的大益,但启夺取了王权,开启了”家天下“。大费死后,他的子孙分为两支,一支在中原,一支活动在西部。夏朝末年,中原伯益子孙里里出了位解除领袖名叫费昌,归附商汤,在征战中,为其驾车。西部一支侵周人居于邠、岐之地,相当于今天的陕西旬邑、岐山一带,地处泾河、渭河上中游流域。大约三百年后,周人在古公亶父率领下,还于岐山之阳的周原,这支秦人臣服,在首领中潏带领下迁往渭河上游,陇山以西,为周朝防守西北边陲。渭河流域以外的伯益后人,随着商朝的灭亡被周王室放逐西北与戎狄杂居。

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中潏之子蜚廉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季胜,季胜的后裔造父效周有功,被周穆王封于赵城,为赵姓之祖,造父的后人晋国大夫赵衰为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蜚廉另一个儿子叫恶来革,恶来革四世孙叫大骆,大骆庶子叫非子,非子被周孝王召至汧渭之间,为其养马。非子养马有功,得到周孝王赏识,周孝王把秦地赐给非子,还让非子在汧渭之间建立城池,接续嬴氏的庙祀,号称秦嬴。从此,历史上有了”秦“的封号,非子也成为秦的直系祖宗。

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秦人在水草丰茂,土地肥美,环境优越的宝鸡渭河谷地”汧渭之间“繁衍生息,为周征战西戎,夺回西犬丘故地,建立功勋。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王朝崩溃,秦襄公救周有功,被周天子封为诸侯,秦嬴从此立国。其后,秦人不断征伐,400余年的时间其活动中心就在宝鸡雍城一带,为其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统一中国的秦人,原来是来自海滨的“鸟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