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国军还在忙着搞派系斗争

都知道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国军还在忙着搞派系斗争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和陈粟、陈谢形成品字形,国军在中原已经站不住脚,加上解放战争第一年被消灭了一百多万机动部队,被迫从全面进攻转向全面防御。当时白崇禧任国防部长,陈诚任参谋总长,以指挥能力论,当然是白崇禧远高于陈诚。但委员长还是更喜欢陈诚,觉得陈诚忠实可靠,不像白崇禧心眼太多,防不胜防。所以,军事指挥权力主要集中在陈诚手里,白崇禧的国防部长只是个空架子,不直接指挥军队。

这时候,国军形势变了,华中地区受到刘邓大军威胁,委员长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同意白崇禧以国防部前进指挥所的名义,到九江去指挥华中地区的部队。白崇禧认为,当时解放军已经把进攻重点转到中原地区,所以,应该把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的军队统一起来指挥,协同作战。但委员长始终对白崇禧抱有戒心,不信任白崇禧,不肯把华东和华中部队的指挥权都交给白崇禧,而在徐州另设了剿总。

到1948年下半年,济南战役结束之后,华东形势大变,已经十分危急。当时国军将领中都认为,最好是由白崇禧出任华中剿总总司令,统一指挥华东地区的部队。一开始,白崇禧也答应了,但又很快反悔了。为什么呢?杜聿明认为是白崇禧认为华东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不愿意去华东战场为委员长背锅。但宋希濂认为,白崇禧的意思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白崇禧认为,这是倒蒋的好时机。只有华东战场战败,华东战场上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黄埔嫡系兵团全部被消灭,委员长没有了本钱,才会彻底认输下野。所以,白崇禧不肯去华东了。

都知道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国军还在忙着搞派系斗争

白崇禧不去华东,委员长和顾祝同、何应钦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在两个人选之间选择,一个是刘峙,一个是蒋鼎文。但顾祝同认为,蒋鼎文日赌夜嫖,根本不理事,不能让他去。所以,最后选了福将刘峙。但所有人都知道,在如此紧要关头,把江淮决战的指挥权交给刘峙,太不靠谱了,必须要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得力的副手。同样曾经考虑过两个人选,一个是杜聿明,另一个是宋希濂,一开始考虑宋希濂,但后来还是决心用杜聿明。

杜聿明而且已经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反攻方案,这就是以徐州为中心,把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和黄百韬四个兵团沿陇海路一字排开,准备反攻济南,第一步是拿下济宁。四个兵团已经开始行动的时候,杜聿明也准备大展拳脚,东北又形势危急了,锦州被四野攻破,东北国军退入关内的通道也被堵死了。所以委员长又紧急把杜聿明带到东北去了,陇海路上的四个兵团也没人管了,刘峙也不知道怎么办。等到杜聿明在葫芦岛组织侯镜如兵团撤退结束,陇海路上的黄百韬兵团就被华野围住了,等到杜聿明再回到淮海战场的时候,黄百韬兵团已经被歼灭了,国军在华东战场的形势更加恶化。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委员长一面命令邱清泉和李弥两个兵团去救援黄百韬,一面命华中的黄维兵团东进。这时候,白崇禧并没有过分阻拦黄维兵团东进,而是试图将已经划入黄维兵团的八十五军留在华中,但在委员长一再要求之下,最终还是放了八十五军,而八十五军赶到华东与黄维兵团主力汇合时,黄维兵团已经在逐步掉进中原野战军的包围圈了。后来的结果是,黄维兵团解救黄百韬兵团不成,自己也被围困在了双堆集。

都知道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国军还在忙着搞派系斗争

黄维兵团也被围困后,委员长一面命令李延年兵团北上,一面同意杜聿明放弃徐州的意见,将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从徐州撤出来,去救援黄维兵团。结果,黄维兵团被包围之后不久,到十二月六日,杜聿明集团也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了。这时候,就真的到了决定党国命运的时候了,委员长只能到处调兵。一方面试图说服傅作义南下,一方面试图将西北胡宗南的部队抽调一个军到华东战场,另一面则命令宋希濂在鄂西的十四兵团赶紧东进。

宋希濂兵团总部设在鄂西沙市,本来的任务是在鄂西防御,以防解放军从鄂西北渡江,进入四川,这时候既然要东调,就只能先到武汉,再轮运南京,再北进去救援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但这时候,白崇禧已经下定决心,不肯放十四兵团东调了。南京曾想过很多办法,讨论过空运的办法,也讨论过从汉口先乘火车到长沙,再转浙赣线到上海,再到南京,再北进,但讨论结果是都不靠谱,还是要船运。

委员长好说歹说,白崇禧总算是同意了。结果,十四兵团所属的第二军第九师已经到了汉口,准备上船的时候,白崇禧命人带着他的警卫团,到码头控制了船,不允许上船。这样,十四兵团也没去成。为此,委员长和白崇禧在电话里大吵一通,并指责白崇禧是军阀,白崇禧则反唇相讥,把部队都调到华东去,我拿什么来保卫大武汉,拿什么来掩护西南地区?

都知道淮海战役是战略决战,国军还在忙着搞派系斗争

白崇禧这时候的打算是什么呢?逼蒋下野,然后再进行和谈。他不仅不让十四兵团东调,而且多次和宋希濂密谈,拉拢宋希濂,让宋希濂牵头,组织黄埔系将领联名通电,逼蒋下野。不过宋希濂作为委员长的黄埔系爱将,还是很忠诚的,和白崇禧谈完,就赶紧找保密局驻华中的负责人去说了,说完就偷偷溜回了沙市,实际上也脱离了白崇禧的控制。这之后,白崇禧在华中剩下的部队,实际上就只有张轸兵团和陈明仁的七十二军及一些地方保安团队了。但在淮海战役结束前,河南和湖北的参议员在白崇禧指使下,还是联名通电吁请委员长退位,进行和谈。在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委员长果然就黯然下野了。

回过头来看,如果不考虑派系利益,纯粹从军事角度看,白崇禧在1947年就提出的统一华中和华东部队,形成比较大的战略机动兵团,协同作战,是很有远见的。这时候,解放军方面,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也还是在各自为战,虽然有战略上的相互配合和协同,但到淮海战役发动之前,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已经处于总前委的统一领导之下,等于率先完成了战役协同的准备,可以集中兵力,相互配合作战了。这样,在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时,中野才会拼尽全力拖住黄维兵团,并在三野结束围歼黄百韬之后,立刻抽调部队参加围歼黄维兵团。

反过来说,如果在淮海战役之前,委员长能不计前嫌,就如白崇禧所想的那样,把华中和华东的国军都交给白崇禧统一指挥,而不是分割在华中和华东两个不同的指挥体系之下,淮海战役恐怕就没那么好打了。如果出现这个局面,就等于华野和中野的大约六十万人,需要同时对付华中和华东的宋希濂兵团、黄维兵团、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延年兵团,以及刘汝明、冯治安等绥靖公署所属的部队,数量是相当多的,至少在数量上,国军就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了。但因为委员长有私心,所以没有能够完成兵力集中和指挥权统一,淮海战役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