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汽車後視鏡的發明要感謝愛照鏡子的女人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汽車後視鏡理念的人是一名被稱為“世界上最快的女人”的英國賽車手Dorothy Levitt多蘿西萊維。1906年她打破了當時女子最高車速的記錄,並在同年出版的手冊《女人和汽車》中,提出了使用鏡子來觀察車後情況的描述,這便是汽車後視鏡的雛形。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英國賽車手Dorothy Levitt

在5年後的1911年,同樣在賽車場,後視鏡第一次出現在了車內。由於當時沒有後視鏡,賽車上除了駕駛者之外,還需要有一名負責觀察車後側情況的助手,而美國Marmon公司的工程師兼賽車手瑞·哈羅恩在自己的賽車上安裝了一個用鏡子做成的簡易後視裝置,並奪得了冠軍。之後很多車手都開始效仿,但僅限於賽場內。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瑞·哈羅恩改裝的後視鏡賽車

直到1921年,一位名叫Elmer Berger的發明家獲得了汽車後視鏡的專利,將之命名為“COP-SPOTTER”,並在自己的公司開始進行批量生產,後視鏡才正式誕生。

​汽車後視鏡,駕駛員的第三隻眼

回顧汽車後視鏡的誕生歷史,我們可以看出,汽車後視鏡雖不是在汽車誕生之日起就存在,但作為重要的安全部件,成為了駕駛員的“第三隻眼”,承擔著觀察車輛後方情況,補充視野範圍的功能。從汽車後視鏡正式成為汽車的一部分開始,至今已過去近百年時間。在這近百年間,汽車後視鏡也在圍繞“如何排除不利因素,從而更加真實的顯示後方情況”這一核心點,進行優化升級,衍生出“後視鏡加熱,鏡面曲率優化,防炫目”等一系列新型功能。近幾年出現的“智能後視鏡”是否是在其產品定位下衍生的迭代產品呢?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答案,不全是。當前所謂的“智能後視鏡”可以分為“流媒體後視鏡”“智能雲鏡”兩條不同的產品線。前者可以認為是通過電子元器件對汽車後視鏡的後視效果進行補充和完善。而後者是在沒有考慮駕駛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功能的堆砌,具有較多的安全隱患。

流媒體後視鏡

所謂流媒體後視鏡,簡單來說就是將車內的後視鏡變成一個能夠實時顯示後方路況的顯示屏。通過外置高清後視攝像頭,對車輛後方的情況進行拍攝並將畫面實時呈現到後視鏡上。因為通過外置攝像頭進行拍攝,所以畫面中不會出現車內的遮擋物體,這使得後視鏡在光線不好或者後方視線受阻的情況下,同樣能夠給駕駛者帶來更清晰的後方畫面,對行車安全性會有很大的幫助。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由於流媒體後視鏡採用的外置攝像頭水平視野相對於普通後視鏡來講,能夠提升2倍以上,可以拍攝車後更寬的範圍,且畫面不會產生畸變效果,且流媒體後視鏡角度較低,能夠有效查看低矮物體,增強行車與倒車的安全性。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傳統三面後視鏡與流媒體後視鏡畫面呈現

流媒體後視鏡的出現,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和完善了傳統後視鏡的後視效果。但由於流媒體後視鏡需要有低延時、高幀率、超高寬動態處理能力、高保真圖像品質等要求,整體成本較高。加之後視鏡特殊的安全屬性定位,汽車生產企業一般會採用傳統後視鏡+流媒體後視鏡組合的方式,二者可以切換,從而保證在故障時可以切換傳統後視鏡進行補救。

​智能雲鏡

除流媒體後視鏡之外,當前市場上還有一種“成本低,安裝方便,功能繁多”的智能雲鏡。集成了行車記錄、地圖導航、倒車影像、影音娛樂、ADAS行車預警等諸多功能。一時間,這種“一機多用”的產品吸引了眾多用戶的關注,成為了極具“性價比”的產品。但這種極具“性價比”的車載智能設備卻隱患重重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車輛中所有功能和設備的第一前置條件是安全,更別說作為駕駛員觀察後方車輛狀態的後視鏡,更是汽車重要的安全部件。拿汽車後視鏡的鏡面作為顯示屏幕,勢必會影響駕駛員對後方車輛行駛情況的判斷,具有明顯的安全隱患。

此外,智能雲鏡的人機交互主要通過語音與觸屏交互。由於拾音降噪和車內噪音影響,語音交互效果差強人意。觸屏的交互方式,又容易導致鏡面成為“指紋收集器”,更嚴重影響了後視效果。

由於智能雲鏡產品行業的門檻准入較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產品散熱,系統穩定性,產品流暢度方面都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據相關數據統計,某智能雲鏡的產品返修率達到了70%,產品質量可見一斑。

​汽車智能化時代開啟

智能雲鏡是行車記錄儀、導航等汽車電子產品發展進階的產物,而不是汽車後視鏡迭代優化的產物。作為汽車智能化產品來講,智能雲鏡也只是過階段性的過渡產品,想要實現智能車聯網,還是要依靠車輛自身的智能交互系統與終端。

近年來伴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信息通信等技術及產業的快速發展,車聯網行業進入到了大發展時期。以騰訊、百度、阿里為首的互聯網巨頭,紛紛以車載系統解決方案助力車企建立自己的車聯網系統。

在車載大屏領域,出現了以蘑菇智行為代表的創新領域新秀。蘑菇智行,是智道網聯歷經近兩年時間打造的一款智能車載設備與智能車載系統。針對傳統車機“不能聯網、交互體驗差、速度慢、兼容性與擴展性不足”等問題,智道憑藉領先的硬件製造工藝、智能便捷的產品功能以及友好的人機交互體驗,不斷突破行業技術壁壘,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網產品。構建了集“硬件+OS系統+軟件”為一體的智能車聯網解決方案,不斷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與智能雲鏡的小尺寸屏幕相比,蘑菇智行分別有9寸10寸兩種屏幕選擇,高識別度的AI智能語音操作系統,可以在開車的時候徹底解放雙手,不用任何手動操作就能完成導航、聽音樂、接打電話等功能,保障駕駛的安全性。

在顯示界面方面,蘑菇智行在界面上拋棄了傳統的九宮格式設計,而是採用的是簡介明瞭的卡片式界面,並且將導航、音樂、電話、行車記錄儀等常用功能都集合在了首頁上,對於獲取車機信息來說十分便捷。

蘑菇智行基於安卓系統深度定製開發,採用4核64位定製處理器,能夠輕鬆實現OTA系統升級,時刻保障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

如何評價近幾年逐漸火起來的智能後視鏡?

車聯網行業大幕已經開啟,智能車載設備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功能堆砌,而應是在保證安全駕駛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的駕駛場景中,為用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隨著車聯網技術的發展,相信會有更多的場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出現,讓我們一起見證新的出行時代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