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阿拉多Ar 196型水上侦察机 (Arado Ar196) 德国

Ar 196型从1936年末开始设计,被德军作为He 60型的后继型。由于要作为德国海军的舰载侦察机,就必须能经受住从军舰上弹射起飞的巨大冲击力。因此机身结构各部分都作了强化设计。德国海军的许多大中型战舰都装备了该机。它还是陆上基地中沿岸航空、海上侦察飞行队的主力机型。Ar 196总产量达593架,是德国所有水上飞机中产量最大的。画中丁丁再次扮演了德国水兵,望着空中的Ar 196。可爱的白雪趴在浮标上,随时有落水的危险。(不是会狗刨吗?)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巴赫姆Ba 349 型截击机 (Bachem Ba 349) 德国

Ba 349型是一种火箭动力的廉价截击机。它垂直发射,到达预定高度后再下降接进敌方轰炸机编队。进入射程后,飞行员抛开机头锥,齐射24枚火箭弹。直到战争结束,Ba 349也没有完成。调皮的白雪偷走了一枚火箭弹。(也许它认为那是有趣的玩具)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梅塞施密特Bf 109型战斗机 (Messerschmitt Bf 109) 德国

帝国之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Bf 109型战机都是第一流的。由威利·梅塞施密特博士设计。在二战前和二战中,Bf 109型系列战机的总产量有30500架之多。它是德国重建空军过程中首架现代化单翼机,它用到了许多在当时最新最先进、或者说最前卫的技术,包括下单翼,全金属蒙皮,窄机身,可回收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等。

Bf 109E型在二战初期为纳粹德国立下战功,只是在同英国的战斗中,它的局限性才有所暴露(作战半径太小)。F型在流线型造型和操作等方面的改进将该系列战机发展到顶峰。而G型是Bf 109系列中最重要的机型,产量为23500架,占总产量的三分只二以上。我们可以用一连串的“最”来形容梅塞施密特Bf 109 战斗机,二战中最著名的战斗机,生产数量最大的战斗机,型号最多的战斗机,等等。

从1935 年试飞到1967 年正式退役,它成功的证明自己可以胜任所有可能的使命,不管是截击,支援,夜间战斗,或是侦察,护航,地面攻击,Bf 109 是二战德国空军的支柱。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布洛姆-福斯Bv 141型侦察机(Blohm Voss Bv 141)

德国汉堡飞机制造厂的沃格特博士的设计非常特殊,不对称外型设计,视野良好的座舱在机翼右侧,机翼左侧连接发动机舱以及机尾延伸段,在延伸段尾部则安装了平尾和垂尾。这种侦察机并没有大量生产,原因是军方不习惯这种怪异的外型设计。 Bv是指汉堡飞机制造厂的母公司布洛姆-福斯。画中的苏联士兵看到它,感觉很惊诧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道尼尔Do 17型轰炸机 (Dornier Do 17) 德国

Do17,也被戏称为“飞行铅笔”(FliegenderBleistift),是德国道尼尔公司在二战前研制的一种双引擎轰炸机。Do 17 优点是容易驾驶,深受飞行员喜爱,Do 17 是当时较优秀的水平轰炸机。缺点是载弹量较小,只有1000千克;自卫火力只有5 挺7.9毫米机枪,无法有效对付敌方战斗机。Do 17 广泛使用在波兰战役和不列颠之战中,是当时德军三种主要的双引擎轰炸机之一(另外两种是He 111 和 Ju 88)。

该机在二战初期相当活跃,后期则服务于二线任务或被移交给其他仆从国家军队。道尼尔Do 215是为Do 17的出口型号,但后来主要供德国空军自己使用。Do 17和Do 215在战争后期被更先进的Do 217和Ju 88式所取代。丁丁和白雪这次又成了英军的医护兵。敌机来袭,正在喝茶的他俩赶忙回到战位。在整套作品中,本人最喜欢这个形像了。就连战争也改变不了英国人享用下午茶的习惯。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道尼尔Do 335型多功能战机 (Dornier DO 335) 德国

Do 335型将两台发动机纵向前后布置,沿机体中轴线传递动力,使飞机能以单发的气动外形利用上双发的动力。Do 335从最初的轰炸机项目到后来的多用途型号,其性能均很突出,除了个别特殊机型,Do 335 是当时飞得最快的活塞螺旋桨战机,加上航程远、火力强,它无疑会成为盟军轰炸机群的噩梦,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制肘,Do 335 难以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事实上诸如机械部件的可靠性、弹射座椅的安全性等环节都未来得及完善,也从没有机会证明自己。很少有人知道Do 335的存在,画中的美国大兵正在翻阅手册,试图分辨机型。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菲尔泽勒Fi 156型侦察机 (Fieseler Fi156) 德国

它能在65米内起飞,在20米内降落,还能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盘旋而不失去控制。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轻型飞机对德国陆军来说相当的重要。它的问世是因为德军需要一种军事协作、伤员撤离和通讯联络飞机。Fi 156伴随着德军的装甲洪流出现在各个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画中丁丁用野战电话通报战况的情节很好的表现了Fi 156的作用。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福克-沃尔夫Fw 190型战斗机 (Focke-Wulf Fw190) 德国

Fw 190型是德国最好的活塞式战斗机。由库尔特·谭克博士设计,他还是 Fw 190 定型时的主要试飞员之一。Fw 190A型是德军标准的战斗机,它刚出现时就给英国皇家空军带来了一场“福克式”灾难。它的性能全面压倒了“喷火”VB,皇家空军一时毫无办法。Fw 190F型是战斗轰炸机,用于取代老式的双翼 He 123 以及部分Ju 87 俯冲轰炸机,主要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安装液冷式发动机的Fw 190D型,又称Ta 152型,是该系列的终极型号。

在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里,面对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取得了不凡的战绩,成为日薄西山的帝国黄昏中最后一抹亮色。现在已经无法确定Fw 190 家族准确的生产数量,因为所有来自福克-沃尔夫和许可生产该机的公司的文件都被销毁了,也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机身(特别是F 系列)是在某些特殊小车间组装的——这些车间主要生产鱼雷攻击型和其它一些特殊用途的型号。加上有些飞机其实是利用战场回收品在前线车间组装的,更使得确认工作几乎无法进行。这次丁丁摇身一变成为了德国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身着德军华丽的制服,领口佩带着骑士勋章。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亨克尔He 111型轰炸机 (Heinkel He 111) 德国

二战中,He 111系列中型轰炸机是德国最著名的轰炸机。设计者刻意追求最完善的空气动力特性,采用流线形机身和翼根后缘凹陷的椭圆平面形机翼及尾翼,一对水冷活塞发动机对称安装在悬臂上反下单翼上。实战中,它作为德国空军的主力活跃在各主要战场上。在陆地和海洋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由于德国忽视了对重型轰炸机的发展,所以轻、中型轰炸机He 111、Ju 88和Do 17只能执行近、中程有限度的空袭。二战后期,He 111这种1932年的设计已经过时了。但因后继型号He 177迟迟未形成大批生产的能力,所以仍不断得到了重用。He 111有多种改型,到1944年停产时,各型共生产7300余架。画中丁丁以德国空军高级将领的形像出现,白雪则显的很有攻击性。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亨舍尔Hs 123型攻击机 ( Henschel Hs 123)德国

Hs 123 完美地体现了简单实用的设计哲学,固定式带导流罩的起落架、坚固的双翼、简单可靠的BMW 星型发动机、甚至还保留露天座舱,使它能从条件简陋的前线机场(往往是一块平整的草地)迅速出击。从二战开始就显得落后的Hs 123 攻击机在实战中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西班牙内战和波兰战役中的卓越表现使这种已经转到二线训练单位的攻击机重返前线。Hs 123 在二战前就已经停止了生产,在德国空军中一直使用到1944 年,是反游击队作战中的重要武器。这幅画中的小纳粹正在阅读航空书籍,加上木制的滑翔机模型都说明Hs 123曾经在二线使用。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容克斯Ju 87型俯冲轰炸机 (Junkers Ju87)

德国斯图卡!反向鸥型机翼、巨型起落架、极具震慑力的俯冲呼啸声,这些都是Ju 87的典型特征。它在闪电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度成为了二战初期德军节节胜利的代名词。这种机型通称斯图卡(Stuka),为俯冲轰炸机的德文写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简略。这种轰炸机不但为地面目标给予大力的打击,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亦为地面的士兵给予心理上的恫吓,加强打击的效果。它的缺点是速度慢、机动性差、自卫能力薄弱。在不列颠空战中,无护航的“斯图卡”在“喷火”和“飓风”面前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到战争后期,Ju 87的性能已显著落后,被Fw 190F战斗轰炸机逐渐代替,各型一共生产5700余架。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突袭苏联。Ju 87首当其冲,将大批苏联战机摧毁于地面。画中丁丁扮演的苏联通讯兵正紧急发报,向上级通报战况。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梅塞施密特Me 163型截击机 ( Messerschmitt Me163) 德国

德国Me 163战斗机是世界上唯一参加过实战的火箭动力战斗机,性能优秀、操纵性好。但续航时间只有8分钟,只能部署在盟军轰炸机必经之地附近,待轰炸机编队临空时起飞,迅速爬升占位,对轰炸机短促攻击后滑翔落地;但是,满载的火箭燃料极易爆炸,导致机毁人亡。这幅画中的情景非常有趣。丁丁和白雪正在野外煮饭,一只没毛的光鸡从天而降,正好掉进锅里。这可能是暗指Me 163航程极短,可靠性差。

丁丁历险记之二战飞机系列(德国篇)

梅塞施密特Me 262型喷气式战斗机 (Messerschmitt Me 262) 德国

它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 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纳粹德国空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提起喷气式飞机,没有人会忘记它,没有人能否定它在喷气机发展史上的地位;它对后世喷气机发展的影响之大,是别的任何飞机所不能比拟的。这回丁丁又成了中立国瑞士的军官,好奇又有些惊讶的看着Me 262呼啸而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