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上世紀70年代,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還只是一片鹽灘荒地,鹽場因機械化生產樹立全國標杆,當地居民成為製鹽企業的中堅力量。但後期鹽場產值大幅下滑,逐漸成為了落後的產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當年的製鹽工人在城市發展中依舊發揮著重要作用,維護著青島高新區的“城市生命線”。

一大早,魏文江又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有些特殊,這條地下管廊就是他的工作地點。

青島高新區城市維護工作人員魏文江:“這是蒸汽管道,這邊這個是消防栓,自來水消防栓就是給水管道,那麼這邊是個強電的高壓電纜,10千伏以上的,這一側就是通信,網絡通信。”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鋪設地下管網,路面被三番五次地“開膛剖肚”,這樣的情況在青島高新區很難看到。自2011年第一條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啟用,青島高新區目前已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地下管廊工程。魏文江告訴我們,已建的三米寬地下管廊內有六種管道,“壽命”達百年,無論是檢修,還是另接新線,都可以避免“馬路拉鍊”的現象。

目前青島高新區的綜合管廊已經穩定運行。管廊內設置了監控設備,有200多個攝像頭以及近400個消防報警裝置分佈在55公里的管廊內,通過總控室,可以及時發現並控制所有開關和閥門。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魏文江說:“給水管道、蒸汽管道一旦洩漏,我們第一時間通知,切斷閥門、關閉,這段時間及時搶修。”

魏文江說,他從前從沒想到自己會管理這麼高端的工程。這容不得半點疏忽,因為他的工作關乎著青島高新區每一個企業、每一條道路甚至是每一個家庭。每天他都會在負責的管廊路段來回巡視,至少要走上十多公里。但他“最沒想到”的,是家鄉這些年的變化。

魏文江說:“當時高新區一片鹽田,全部是鹽田,來了一發展,現在面貌煥然一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上世紀70年代,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還只是一片鹽灘荒地。在當地人的記憶當中,那時候的青島高新區可以用“荒蕪”一詞來概括。那時候,當地幾乎所有人都從事著與製鹽相關的工作,鹽場因機械化生產樹立了全國標杆,製鹽產業一度相當紅火。但後期隨著成本更低的競爭產品的出現,鹽場產值大幅下滑,逐漸成為了落後的產能。

到21世紀初,隨著青島大戰略的實施,東風鹽場鹽田逐步退出青島鹽區,各企業開始退鹽開發,大部分人員被分流到環衛、市政、綠化、商砼、房地產等崗位。萬德周就是其中之一。

高新城維市政公司黨支部書記萬德周說:“在很多年以前,有這麼一句話說,鹽場是清水撈銀子的企業。這個敘述怎麼說呢,就是說你把這個海水提取上來,可以曬成鹽,曬成鹽你就可以換錢。那我們企業轉型的時候,也顧慮到這方面,高新區發展能不能成功,對我們的工資收益能不能有影響,能不能改變我們當時的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這一連串的問題,萬德周當時沒有得到答案。但是改革和發展,就是需要抓機遇、迎挑戰。事實證明,這條路讓青島高新區打開了新的大門。

萬德周說:“鹽企在這個地方,經過我們的父輩、我們這一代,我們也抓住了機遇和機會,從老的鹽企轉型為城市維護這個工作。應該說沾了高新區發展的光,我的工資待遇,以及我們的福利待遇,都在逐年的不斷提高,我們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非常大非常大的改善。”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當年的鹽企職工,他們雖不是城市的建設者,但卻是歷史的見證者。因為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著改革帶來的變化,感受著城市化建設帶來的新生活。

其實早在發展之初,青島高新區就用最高的標準把控了這一座新城的品質規劃。美麗青島示範區,不僅是一個1.0版本青島的換代升級,更是立足本土區域特色的一個全新構思,描繪更具品質的“高新風格”。

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鹽灘荒地到生態新城

全國領先的地下管廊,逐步完善的海綿城市,600萬平方米的生態水系,470多公頃的園林綠地……一幅多元文化生態畫卷正在膠州灣北岸徐徐展開。這是一個區域的崛起,也是新發展理念的全新實踐。大格局、大戰略,一座現代化高新技術新城正從規劃藍圖變成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