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运遭遇危机,中通该何去何从?

快运遭遇危机,中通该何去何从?

快运面临第一危机过于饱和。

百世、安能、中通、壹米滴答、中通、韵达、恒路、商桥、速通、苏通、全通、大恩、大达、铁中、中铁快运、中铁飞豹,还有老牌劲旅德邦、华宇、佳吉,还有近两年兴起的大票零担网络德坤、聚盟、靠谱网、传化物流联盟与多多大货网,根本没有足够多的货源来支撑起二十几家网络及其网点来一起挣钱。

面临生存危机,大家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术,直接进入低端价格战薄利维持生存。这样一来已经达到了“残酷”竞争的两个字,赤裸裸的肉搏战。利润已无法达到支付劳动力基本的工薪,很多网点无法雇工,如果雇工就要亏损,形成一个劳动力与利润回报比例失调。而快运、快递都是必须依赖劳动力的工种,没装卸工、客服、司机等完全运转不了,工时又长、活又累。工资待遇低了没人干,不机灵的人还干不了。

高薪聘请来的人,利润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网点最终面临亏损。快运的运营生态中雇工少亏一点,不雇工没人干,基本收派都运转不开,扫描、派件延误等罚款让网点不堪重负。不少网点都步履维艰,勉强支撑,坚持守望的人总想等来翻身的希望。但现实是很多网点都连续亏损一两年,希望仍是遥遥无期,今年不管是偏远区域还是沿海产粮区的退网潮都是绝望到无力的具体表现。

第二大危机是看不到,没有突破性建设思路来改变这疲惫不堪的模式。中转费用高、量多了中心爆仓出乱。网点费用居高不下,没量也是亏,价格廉价了量上去了,满满一车算算还是没钱赚。快运的价格有同行竞争压价,也有相对大票面临专线竞争。大货进不来、小货费用高困扰着快运前进。不突破大货的占有与低成本的控制,快运行业总会有很多的牺牲品。短时间内不会一下子倒闭多家网络。很多时候网点死了还可以再招商重启,分拨中心会相对坚挺。中心好有好的发展,不好借助下辖网点的支撑还能活很久。没有利润的支撑,高消耗低回报,这么多不死不活的快运网络拖着,让大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完成整合前,进入快运无博杀都是痛苦的煎熬。

二、中通的现状

当然中通在过去的两年多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有史以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日均过万吨的快运网络。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危机,要有忧患意识。

中通的危机,设计模式有问题,消耗多利润薄。网点在这个充满竞争、挑战与争夺中,微利与亏损难以维持。不突破几个环节,中转费不让利则网点死。中转让利则整个网络死。加上中通缺少治理的暴力罚款。为防止罚款,不合理的条款处置。网点消耗掉的人力物力资源太多,都成为了企业的消耗。时间长了对企业是绝对致命的危机。

三、中通的四大方向

个人觉得,如果中通要实现更良性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要专线、快运的融合。中通才能占有物流市场的地位,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要有一个支撑起快运、专线处置消化与融合的运行方案)。

第二建立高效节能的中转中心,实现机械化流水操作。高效、节能的实现,才能在提速、省时、本。(需要构建的高效、节能的分拨中转突破设计方案,包括路由、仓库规划、对网点交接时间点的合理设计等等)。

快运遭遇危机,中通该何去何从?

第三要建设低消耗,高效率的体系团队。建设一支有管理,控制消耗的体系设置的配置。二要构建起强悍的单兵队伍,形成内部竞争机制。腾出空间利润让网点挣到钱,让网点的运或成本降下来。要实现让每个加入中通快运的人都能扬眉吐气挣到钱,骄傲一把。让中通的网络发展飞速。

第四建立中通的人才教育平台。解决企业用人、帮助企业拥有规范技术与管理人才,进入高层次的提升。为企业的运营培育优秀的人才,稳定培养更有后劲的力量,搭建合理的梯队建设,为未来发展储备好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