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绘本被称为是适合0—99岁人群阅读的书籍,它不仅是给孩子读的故事,也是给大人看的寓言,蕴含着丰富的育儿理念与方法。比如下面这本《彼得的椅子》,就是很好的正面管教教科书。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正 面 管 教

如何处理二孩间的冲突

《彼得的椅子》讲述自从妈妈生了小妹妹,爸爸把彼得过去用过的东西都漆成了粉红色。彼得非常难过,觉得被冷落了,于是决定带着自己的小椅子离家出走。当他想坐进小椅子时,发现自己已经长大,坐不进去了,于是他想通了,带着小椅子,高高兴兴地回家,跟爸妈和妹妹团圆。跟着爸爸一起把小椅子漆成粉红色。

二胎到来,孩子的心中会发生很多变化,《彼得的椅子》教孩子们认识成长,学会包容;也教年轻父母们,如何巧妙缓解大宝与二宝的冲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彼得的椅子》里的爸爸妈妈给了我们怎样的提示吧!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扉页彼得在玩积木,踮起脚尖往上放小鳄鱼,他左手五指张开努力使劲往上放!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嘘!”妈妈说,“以后你可得小声点玩,别忘了,我们家里有个小宝宝呢。”

这里的妈妈没有说:“能不能小声点,把妹妹吵醒了怎么办?说了多少次都不听!”而是以善意的提醒,代替严厉的批评。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彼得往妹妹苏西的房间里瞧,妈妈正在摇篮旁边,忙东忙西的。“那可是我的摇篮啊。”彼得心里想,“他们却把它漆成粉红色的。”

彼得看到妈妈在摇篮边忙东忙西,为什么要这个呢?因为照顾小婴儿是很忙的,那会不会就遗忘彼得呢?所以,此时在彼得心里的爸妈变成了遥远的“他们”,感觉被遗忘了!

此时画面色调也变成了粉红色,预示着物品所有权是妹妹。彼得心里想“那是我的摇篮啊。”在抱怨呢。

此处真实的还原了很多二胎家庭里,大孩可能会出现的心理活动。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嗨,彼得,”爸爸叫他,“要不要帮爸爸把妹妹的高脚椅漆一漆?”

爸爸没有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指派任务,而是以商量的口吻去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给与最基本的尊重。说话的技巧很重要。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我们离家出走吧!威利。”彼得对小狗说,“我们还要带着我的蓝椅子,玩具鳄鱼和我小时候的照片一块儿走。”

彼得竟然想离家出走!带着点心和小狗饼干,蓝色的小椅子,最喜爱的鳄鱼玩具,还有代表小时候回忆的照片。

这些是不是似曾相识?小时候,当我们感觉到被父母抛弃了,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举动?当时的心情,大概就跟此时的彼得差不多吧。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但是,他坐不进去了,他长大了!

每当父母面对孩子穿不上的小鞋子,小衣服的时候都会感慨岁月匆匆,感慨孩子成长之快,而孩子们却不一定能那么快意识到。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接受家庭的新成员,对于原先处于中心地位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威胁,但孩子在成长中自我调整的能力是不能用平常人的思维来评估的。作为父母,我们应适当给与一些引导。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妈妈走到窗口,叫彼得:“小彼得,今天午餐有很特别的菜,你要不要回来,跟我们一块吃?”

看,妈妈说的话多么温柔,完全没有因为彼得的“离家出走”勃然大怒,而是很有技术的用“很特别的菜”诱惑彼得,一下子把彼得的意志土崩瓦解掉。

如果妈妈是生气的嚷嚷:"彼得,快回家吃饭!”估计彼得不会想回去,反而会逃到妈妈看不见的地方。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爸爸”彼得说“我们来把小椅子刷成粉红色的,给苏西坐吧”

彼得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后,终于体会到自己长大了,该变得懂事起来,并意识到作为哥哥的责任与自豪,十分可贵的成长经历呢。

爸爸一只手搭在彼得的肩膀上,和彼得温柔对视,浓浓的父爱完全写在了脸上。妈妈也把小苏西抱了过来,一家人和乐融融。有爱的家才有智慧的宝贝。


藏在绘本里的正面管教,您发现了吗?


于是他们一起动手油漆小凳子了。

而当下二胎时代,父母们往往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如何战胜手足间的妒忌达到成长的自觉,是本书想让孩子体会的;理解孩子的感受,用爱和包容,以及积极关注来引导他,则是书里要告诉父母的。

读绘本时,你注意到这些正面管教的小知识了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