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紅色家族,兄弟四人都是革命戰士,三個部級幹部,一個是烈士

蘇南是江蘇省最富裕的一個地方,這裡的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也高,其中有一個紅色縣級市非常出名,它就是無錫市下屬的宜興市。在宜興縣,有一個家族在近現代史上非常出名,此家族造就宜興紅色旅遊城市,這個家族就是陸平村的潘氏家族。潘氏家族自明清以來,便是這裡的大家族,有名的書香門第之家。

民國紅色家族,兄弟四人都是革命戰士,三個部級幹部,一個是烈士

潘氏家族雖然在宜興當地不是數一數二,但他們卻是最仁義的一戶人家,潘家先祖在饑荒之年,總是拿出自家的積蓄和糧食救助周邊的鄉親們。清朝末年的時候,這個充滿仁義道德的家族誕生了四名男丁,他們為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便是潘梓年、潘菽、潘漢年、潘美年四兄弟。

老大潘梓年1893年出生,他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和傑出的新聞鬥士。1927年,潘梓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放棄了在保定中學教書的工作,回到家鄉宜興宣傳革命思想,不久潘梓年開始擔任中共革命文化運動的最高負責人。1933年,潘梓年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逮捕,在獄中他翻譯了大量國外哲學著作,填補了我國哲學史的空白。

民國紅色家族,兄弟四人都是革命戰士,三個部級幹部,一個是烈士

抗日戰爭時期應中共指示,潘梓年在武漢組建革命媒體《新華日報》,並擔任第一任社長,此社擴大了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群眾基礎和思想宣揚。新中國成立後,潘梓年擔任中南局教育部部長,(中南教育部長屬於副部級),為中部六省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文革時期,潘梓年含冤被抓,於1972年病死於監獄。

老二潘菽又名潘有年,1897年出生,中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一。1920年,23歲的潘菽從北大哲學系畢業,遠赴美國留學深造,並取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南京解放後,潘菽參與接管中央大學工作,並擔任南京大學首任校長,(南京大學校長屬於副部),不久兼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潘菽在三十多年的執教生涯中,為我國心理學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國紅色家族,兄弟四人都是革命戰士,三個部級幹部,一個是烈士

老三潘漢年1906年出生,馬克思主義、翼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是一名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潘漢年受革命思想影響後,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在宣傳部門擔任重要職位,為黨的宣傳事業嘔心瀝血。1931年顧順章被捕叛變後,潘漢年受命擔任中央特科行動科負責人,出完成了保護中共領導人在上海租界的安全。

抗戰爆發後,潘漢年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前往國統區和偽區開展統戰工作,為全國聯合抗日戰線取得了重大突破。解放後,潘漢年擔任上海市副市長一職,並順利解決了上海市黑社會勢力遺留的問題,淨化了上海市的社會環境。1955年,潘漢年因饒漱石事件遭秘密逮捕,同妻子董慧一起在監獄和勞改場度過了最後的餘生。

民國紅色家族,兄弟四人都是革命戰士,三個部級幹部,一個是烈士

潘美年是潘家四兄弟的老末,在三位哥哥的影響下,潘美年也走上了革命事業的道路。抗日戰爭期間,潘美年在哥哥潘梓年主持的《新華日報》擔任記者,對百姓的貧疾深有感觸。1938年日本佔領武漢,《新華日報》轉移重慶,潘美年乘坐的輪船經過湖北嘉魚縣時,遭到日軍戰機的空襲,他和二十多名同事不幸遇難,解放後被追為烈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