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場少了李白不要緊,但唐代文壇少了李白卻註定會黯然失色

唐代官场少了李白不要紧,但唐代文坛少了李白却注定会黯然失色

“太白先生啊,你還是做你的詩仙吧。再沒有一種更好的事物會像一首詩走得那麼遠,從一千年前,到一千年後,我們所有人依然在詩裡仰望你那輪唐朝的月亮。”這是浙江作家徐海蛟致詩仙李白的一則短信。時空阻隔,李白自然無法收到徐海蛟的敬意,但我們卻能在這則短信裡收穫作者對李白的敬仰。作為一代詩仙,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可惜他無意科舉,靠詩名和權貴推薦進入唐玄宗視野,淪為文字弄臣,最終無緣仕途。

唐代官场少了李白不要紧,但唐代文坛少了李白却注定会黯然失色

圖注:李白漫畫像

唐代官場少了李白不要緊,但唐代文壇少了李白卻註定會黯然失色。其實最適合李白的還是山野之間,那裡才是生長詩歌的絕佳所在。在《天子門前能走馬》這篇文章中,徐海蛟首先推出了自己寫給李白的信,算是現代人對李白的評價。接著呈現了李白寫給韓荊州的求薦信,信中談到自己“十五好劍術,遍於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可惜由於李白狂傲,求而不得。最後則是徐海蛟所寫的李白傳記。三篇文章組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足以讓我們瞭解李白的人生境遇和成就。

唐代官场少了李白不要紧,但唐代文坛少了李白却注定会黯然失色

圖注:李斯劇照

徐海蛟對書寫歷史故人特別拿手,他在最新出版的隨筆集《故人在紙一方》中,以歷史為筋骨,以文學為血脈,從汗漫史冊中揀擇了二十四位傳奇人物,從秦相李斯到詩仙李白,從鑑湖女俠秋瑾到湘西之子沈從文,演繹了他們或絢爛、或寧靜,悲欣交集的一生。作者的目光和關懷穿過諸多宏大事件,最後落在那些細小的情節上。徐海蛟的文字有小說的匠心,也摻雜著詩歌的輕靈;有回憶和戲說,也有假設和暗含心思的虛構。當然,這一切都圍繞人物的主體事件展開,那些關乎命運的事件,仍然跟我們看到的類似,只是豐富了些細節,讓我們感知到歷史的蒼茫況味。

唐代官场少了李白不要紧,但唐代文坛少了李白却注定会黯然失色

圖注:沈從文與黃永玉

本書以符合現代人審美趣味與閱讀習慣的方式解讀古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揭示出亙古未變而血脈相通的心靈脈絡,熨貼人心,撫慰孤獨,給人以豐滿而獨特的美學體驗!這部書稿最有趣的當是傳記前面的短信,既有傳主表明心跡的,也有作者寫給傳主的,寥寥數言宛如白描,往往能勾勒出傳主的立體形象來。譬如徐海蛟在致李斯的信中寫道,“鼠是李斯的吉祥物,是李斯的圖騰,也是李斯人生第一任導師。我不知道李斯的屬相是什麼,如果沒有猜錯,李斯應當屬鼠。”李斯由小吏至丞相,可是卻落得腰斬和夷滅三族的命運,這都是李斯鼠樣人生所致。鼠輩雖然機靈,但所做之事多不太光彩,譬如李斯主張焚書、禁止私學、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廢長立幼等,這些事都堪稱鬼魅之舉,自然為君子所不齒。

唐代官场少了李白不要紧,但唐代文坛少了李白却注定会黯然失色

圖注:司馬遷雕塑

“仰仗於文學神奇的治癒和修復能力,這些史冊深處的人物消除了中途漫長的隔閡,彷彿從未走遠。”他們的音容笑貌、喜怒哀樂很像我們熟悉的師長、朋友、老鄰居。這些文字成了古老史冊間探出的一顆新芽,帶有現代人的審美氣息、認知習慣,也帶有日常視野下樸素的體溫和語調。二十四封書簡使徐海蛟在匆匆忙忙的現代社會中日漸荒蕪的心重新豐厚而溫潤起來。而這種豐厚而溫潤,相信也是適宜於現代社會中所有人的。(彭忠富/文;2018-12-25《甘肅工人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