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綠道建設全年大盤點 看2千多公里綠道帶來多少“新去處”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部署和市人大、市政協、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市建委、市林業管理局、市水務局等市級牽頭部門與各市級部門、各區(市)縣、相關國有公司、社會力量共同協作,全市天府綠道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

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天府綠道2607公里,其中,2018年新建各級綠道1914公里。錦江綠道綠道累計建成63公里;熊貓綠道基本建成;錦城綠道建成180公里,錦城湖至青龍湖24公里長城市自行車專用道貫通。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錦江綠道

這些點位建成開放

↓↓↓

★錦江區錦江大道綠道

從永安大橋東側起至驛都大道路口止,雙側長約16公里。西段連接錦江綠道、中段通過綠楔連接錦城綠道、熊貓綠道、中環綠道、洗瓦堰綠道,北段連接成龍大道綠道(擬建)、驛都大道綠道(擬建)、綠軸公園綠道。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熊貓綠道

綠道景觀空間按照3標段(藝術創意段、生態花香段、休閒宜居段)、6節點(光影畫廊、創意印章、數字經濟、彩葉林、零碳劇院、運動部落),活動場景按照“全天候、多時段、工作日、節假日全維化”的思路,建立生態、創意、遊憩等綠色開敞空間,打造連續、健康、充滿活力的開放式活動場景。

投入資金6800萬元,建成綠道21公里,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配套廣場3個、驛站1個、公廁4個、導覽設施6個、座椅80套、照明燈具130盞、文體設施面積約1千平方米,設施完善。

★錦城綠道首期建設段(江家藝苑至玉石溼地)

♢江家藝苑景觀區

位於錦江區環城生態區錦江綠楔腹地,北接錦江大道、南靠繞城高速,西聯高威公園、東接江家菜地,佔地面積約2130畝。園區規劃建設一級綠道2.8公里,二級綠道3.8公里,遊步道6公里,林盤院落6處,服務驛站2處,運動健身活動場所3處,文化小品5處,水域面積124畝,景觀農業418畝。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錦城綠道江家藝苑

在規劃設計方面,根據該區域的基地地形,取意《蜀川勝概圖》,以田園為紙,草木為繪,池淵為墨,組合淺丘、森林、田園、湖泊、池塘、花海等景觀元素,演繹巴蜀特色美景。

♢玉石溼地

位於龍泉驛區大面街辦,繞城高速成渝立交西南,總面積約4500畝,規劃建設一級綠道3.3公里、二級綠道19公里,特色園1個,林盤院落5個,亭臺樓閣20個,是青龍湖與花田溼地的重要銜接段落,東風渠在此蜿蜒而過。在玉石溼地段,結合《蜀川勝概圖》“盤古祠”景點,呼應“盤古,齒為玉石”神話傳說,規劃建設盤古玉石特色園。園區面積約800畝,規劃建設一級綠道1.5公里,二級綠道3公里,亭臺樓閣1個。

園區整體設計以河、橋、景的關聯命名延伸“玉、石”文化主題,打造隔岸問石、擷趣尋石、眠雲臥石等特色景觀,營造“石令人古,水令人遠”的古樸山水意境。

♢沙河城市·麻石煙雲公園綠道

位於杉板橋路與二環路西側麻石橋旁之間的河道兩側,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由區城投公司和區國投公司共同打造。沿沙河兩側規劃建設濱河步行道、騎遊道等長約7公里綠道,沿線佈置旱噴廣場、臨河觀景疊臺、休息廊架、繽紛活力場、浪漫花徑、風箏草場等特色節點,同時植入音樂草坪、市民驛站、無人超市、智慧書屋等產業及公共服務。

在小品設計上注重延續東郊記憶的工業風風格,融合時光橋、2.5維工業牆繪浮雕、音樂符號、記憶長廊、鐵軌步道等彰顯成華地域特色的文創元素,將東郊記憶這一成華名片的特色沿沙河蔓延,使綠道成為文化的載體。同時串聯東郊記憶互聯網創意產業園、龍湖梵城、建設路商圈等商業產業,提升區域商業氛圍,開展了天府綠道系列全民健身活動展示、國際青年音樂周等活動。

★新都區毗河綠道·音樂文創公園

毗河綠道為成都市天府綠道“一軸兩山三環七帶”中的一帶,是新都區香城綠道“一軸三網多廊”中的核心軸。毗河綠道·音樂文創公園東起翠微路,西至蓉都大道,綠道長度約8公里,總面積約30萬平方米。項目以“四臺合一(涵養生態、提升業態、融合文態、優美形態)”為理念,打造了一個滿足公眾個性化需求的濱河生態文化公園,彰顯天府文化,體現國際水準,讓公眾切身體驗時尚休閒“漫生活”,領略新都城市風采,感悟毗河人文景緻。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錦城綠道

毗河綠道·音樂文創公園以音樂文創為主題,採取與市場合作的方式實施建設和管理,植入了歐萊咖啡、鷺島咖啡、智慧健身房、中醫療養館、音樂餐吧等新型業態,打造了熒光綠道、“毗河藝人”表演舞臺、智慧健身房等特色亮點工程,積極構建新經濟高品質生活服務場景,全線WIFI覆蓋,讓人們在城中“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溫江區綠道

溫江區北林綠道—生態旅遊環線綠道位於溫江區成溫邛高速以北區域,是連接溫江北部萬春鎮、和盛鎮、壽安鎮和永盛鎮的城區級綠道,並與市級二繞天府田園綠道、江安河和金馬河綠道實現多點有效接駁。綠道總長約65公里,寬6.5米,總投資約4.5億元。綠道規劃設計注重人性化和宜居性,兼顧觀賞性和經濟性,因地制宜、隨彎就彎,不破壞現有建築和景觀肌理,按照天府綠道、國際馬拉松賽道和國際自行車賽道標準建設。

全線佈局22個驛站,同時將魯家灘和康家濠生態溼地公園等生態資源,鳳凰康養文旅小鎮、恆大養生谷、大嘉匯等產業組團,惠美花境、臨江花海、植物編藝公園、百花亮採等農業觀光,九坊宿墅、淼兮帳篷度假酒店等旅遊景點串聯成線,形成文體旅商農融合的良好局面,是一條景觀優美、功能齊全、彰顯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綠道。同時,綠道建設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建立多種形式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全線花木搬遷、騰地攆地“零補償”。

★錦江綠道江灘公園

高新區江灘公園北起世紀城東路、南至桂林大橋、東臨錦江,錦江岸線長度2.2公里,佔地面積約36公頃,是錦江綠道 “創意天府”段重要節點。針對公園現狀濱水空間侷促、文體旅商配套設施不足、部分設施老化、局部植被退化等問題,該項目按照“構建通暢綠道系統、打造市民共享的樂活場所、創造城市濱水價值”的總體目標進行提升改造,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江灘公園

一是構建綠道體系。利用濱江道路和園區道路,結合江灘載地文化,規劃建設5.7公里“彩色熒光綠道+主題綠道”的創意綠道體系;

二是引入多元業態,營造新消費場景。依託現狀廣場及湖泊,打造全川最大沙灘+高品質無邊界泳池、西部最大碗池主題滑板運動場、皮划艇、競速酷跑、極速單車、光感攀巖、動感滑板、神秘島、小火車等各類特色項目,複合文旅體商功能。

三是完善配套設施。增設鋼琴步道、熊貓滑梯、花瓣坐凳、智慧燈杆等創意設施,完善綠道配套功能。

四是高標準建設。以智慧綠道優化市民體驗,以光彩工程提升綠道整體形象,以花卉花喬豐富季相變化,喬灌搭配體現植被層次,植入海綿城市理念打造生態綠道。

★毗河·木龍灣綠道

金牛區毗河·木龍灣綠道為成都市天府綠道“七帶”之一,位於金牛區天回鎮街道,沿毗河修建而成,上游連通成都市國際商貿城,下游經東南向,跨聚霞路與錦城綠道相連接,是重要的景觀節點。全長4公里,總投資1.5億元,按照郊野型公園風格進行打造,內含區域級綠道及社區級綠道10公里;驛站3處,300平方米;網紅拍照點等文化設施2處;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1800平方米;繽果盒子、共享花園等商業設施3處,60平方米;栽植喬木7700餘株,增綠達36萬餘平方米。此次拉練段起於萬石路與聚霞路交匯處,止於國際商貿城中藥材批發市場北門廣場,長約2公里。

毗河·木龍灣綠道作為金牛區的末端空間,是天府綠道系統中涉及社會、產業因素最為複雜的一段,該綠道與錦城綠道形成共生,建立新的公園城市樣本。通過考慮在北部新城鏈接產業再生、消費轉換、生態共享等複雜城市要素髮展,推動TOD建設,創新發動城市關係,形成一個新軌道交通,跨區域、城市綠道的北部新城共和的發動點。通過主動定義毗河的城市狀態,為未來成都北部城市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郫都區清水河城市公園綠道

清水河城市公園位於菁蓉鎮西北,總佔地面積約890畝,沿河兩岸共建成綠道15.6公里,串聯菁蓉鎮、創客公園、菁蓉湖、人才公寓等核心功能區。

綠道以“鵑城夢想”為主題,圍繞雙創文化進行景觀打造和設施配套,接駁有軌電車蓉2號線,植入清華萬博、咖啡書屋、手工體驗中心、極限運動、房車展示等內容,設置無人超市、智能健身、氣象顯示、服務呼叫點等配套設施,為企業和居民打造宜居宜業生活場景,更好地服務於電子信息功能區和全國雙創基地“菁蓉鎮”。

★武侯區水岸綠道聯網工程項目

武侯區水岸綠道聯網工程建設內容包括區內河道共9條,全長62.38公里,採取PPP模式分兩期實施,概算總投資約393083.66萬元(其中納入PPP項目內約269834.73萬元)。本項目為武侯區“水岸綠道聯網工程”第一期,為響應成都市天府綠道建設規劃,由武侯區實施的市政民生工程。項目投資總額為136447.84萬元,主要包含江安河(武侯區一側)、金花堰生態打造。河道全長約18.68km,項目總面積約90萬平米,重點結合河道整治的總體方案,打造河道兩側生態環境,對河道水質治理、防洪排澇、基礎設施等進行同步打造。

本項目為成都市主城區實施的第一個進入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項目管理庫的PPP項目,項目實施週期一共15年,包含2年建設期和13年運營期。

★錦城綠道桂溪生態公園天府綠道

♢桂溪生態公園區

西起益州大道,東至錦江,佔地面積約2000畝,規劃一級綠道2公里,二級綠道9公里;1個特色園,4個林盤院落,1個亭臺樓閣。園區規劃建設濱湖綠道、淺丘綠道等綠道形態,為越野跑和健身跑提供絕佳場地;開敞的綠地草坪、健身設施、遊憩空間以及兒童活動場地,讓遊客真正體驗慢下腳步、靜下心來的生活方式;擬建設的天府絲路園,與環球中心、錦江綠軸有機結合,形成面向國際形象展示集群,打造成都重要對外交流窗口。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錦城綠道

♢錦城湖

位於成都市繞城高速路南段,西起成昆鐵路、東至站華路,在錦城公園基礎上擴建而成,總用地面積154.8公頃,湖區總水面48萬平方米,以劍南大道和外環路十字分割,劃為四個湖區水面,其中錦城湖4號湖建成區域面積38.9萬平方米。錦城湖是集生態保護、體育運動、休閒娛樂、文化體驗、水上休閒、旅遊度假、應急避難等功能為一體,供城鄉居民和遊客步行、划船、學習、體驗、雙創的綠色空間。

★月牙湖-吉泰路綠道

月牙湖-吉泰路綠道北起天府一街,南至天府五街,全長2.7公里,面積12.8公頃(192畝)。項目分為月牙湖與吉泰路兩部分——

♢月牙湖以“繽紛浪漫的休閒活力水岸,現代時尚的都市商業綠廊”為主題,形成豐富的濱水空間形態,設置便捷的服務設施與商業外擺,強調商業界面與景觀的交流滲透。

♢吉泰路以“高新科技生態綠廊,都市精緻公園綠道”為主題,運用“櫻花大道、雨水花園”等元素,以前期統一設計、引入社會企業投資,後期統一管理的建設模式,成功引入朗基、阿里巴巴、騰訊、太平洋保險、金控集團、恆大集團等企業投資建設。月牙湖-吉泰路綠道串聯生活區、公服配套、產業區、商業區,充分發揮綠道生態、經濟、人文效益。

★雙流區華僑城·農業創意博覽園

項目坐落於雙流區黃龍溪鎮川江村,佔地面積約2500畝,規劃以“一核兩軸五園多節點”為佈局,以尊重自然為原則,以綠道為主線貫穿始終,根據不同的地形特色,打造川江草海、錦城花島、古佛花溪、武陽茶谷、七彩森林、大河梯田、鹿溪牧場七大主題景區,各區相對獨立、內在融合農、商、文、旅、體綜合形態,結合黃龍溪龍之傳說,將農業景觀藝術融入自然,用互動體驗吸引更多人的參與,使農業科普變得生動有趣,同時將歡樂田園打造成一個全新的樂園,賦予其鮮明靈動的大地景觀與場景氛圍。

截至目前,已建成了高科技農業展館、牧場大馬戲、鄉村音樂廣場和樹屋酒店等農業博覽工程,完成了7.3公里綠道建設。

天府绿道建设全年大盘点 看2千多公里绿道带来多少“新去处”

錦江綠道

農業創意博覽園項目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以綠道為軸,加快建設美麗鄉村與美麗城市交相輝映的大美公園城市要求,融合鄉村振興戰略,充分挖掘黃龍溪古鎮旅遊資源、錦江綠道的帶動輻射力,有機嵌入和嫁接鄉村旅遊、農業觀光、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

★天府新區智谷綠道景示範段

智谷綠道示範點區段位於鹿溪智谷核心區內,全長約22公里,是集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城區級綠道。該項目遵循“會智文旅”融合發展的生態價值導向,以“景色觀賞、功能區隔、商業增值、文化創意、消費場景、社會養成、生態保育、生活保障”八大場景為建設指引,擬植入優質商業資源和商業元素,如:房車營地、高端民宿酒店、天府美食文化涉外宴客廳、鹿溪國際網球中心、潮玩文化空間等。打造成都首個最具趣玩生活元素的城市潮流運動文化營地,將文、體、旅、商高度融合,實現生態價值的轉化。

將開展這些綠道活動

↓↓↓

利用已建成綠道和文體旅商農設施和驛站資源,在春節期間,舉辦以“綠動蓉城”為主題的市級、區級綠道節慶活動。常態化開展市民參與強、商家有收益的活動,不斷進行更新升級,營造可持續的生活消費場景,促進文體旅商農融合,帶動綠道周邊區域系統發展。塑造天府綠道城市新品牌,提升城市軟實力與競爭力。推廣大眾化、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旅商農融合的活動,引領健康環保、年輕時尚、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營造鄉愁記憶及成都文化氛圍,通過媒體宣傳推介,吸引群眾廣泛參與,讓返蓉人士和遊客實地體驗綠道,感受到城市的發展變化。

當然綠道還不止這些,我市正全面推進天府綠道建設,注重功能複合,建設公共服務和文體旅商設施,滿足群眾需求,營造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促進文體旅商農融合發展,通過綠道建設推動沿線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發揮綠道生態價值,促進人城境業和諧統一,大力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