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要說西行路上最吸引我的人文景觀,肯定非敦煌石窟莫屬!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敦,大也。煌,盛也。而敦煌之盛名,則來自於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體中的代表窟群,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從建築形制來看,莫高窟主要分為禪窟、中心柱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和僧房窟;從內容上來看,莫高窟以彩塑為主體,四壁及頂均彩繪壁畫,地面漫鋪花磚,窟外有窟簷、棧道,窟窟相通相連,是以石窟建築、彩塑和壁畫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遺存。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其中,石窟壁畫又是點睛之筆,囊括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臺樓閣、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是十六國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的藝術再現,富麗多彩,栩栩如生。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由此可以看出,莫高窟不僅反映了中國古代繪畫雕塑藝術的發展歷史,也體現了我國古代藝術家精湛高超的藝術水平,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國、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區古代有關宗教信仰、思想觀念、政治鬥爭、民族關係、中外往來、社會生活、民情風俗、生產技術、建築服飾、刀兵甲冑、典章文物等發展演變的形象資料,具有珍貴的藝術和歷史、考古價值,可謂中華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那麼,莫高窟最早是由誰開鑿的呢?

公元366年,有一位樂僔和尚雲遊至此,恰逢夕陽西下,斜照在三危山上,山頂上好似有萬道金光,千萬佛尊的影像在其中閃爍,當即被這種佛影祥光所打動,頂禮膜拜,虔誠至極。此後,他便在懸崖上架空鑿巖,開鑿了第一個佛龕。

繼樂僔和尚之後,又有一位法良禪師雲遊至此,在旁邊開鑿了第二個洞窟,稱為“漠高窟”。因為“莫”與“漠”通用,又稱為“莫高窟”。

北朝時期,由於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統治階層的支持,發展較快。

貞觀到開元天寶年間,是莫高窟開鑿的黃金時期,無論是洞窟的形制,還是窟內的壁畫、彩塑藝術,都達到了其它時代難以匹敵的新高度。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凡事總是盛極而衰,元代以後,敦煌停止開窟,逐漸冷落荒廢。明嘉靖七年更是封閉嘉峪關,使敦煌成為邊塞遊牧之地。

若是敦煌石窟就此“隱姓埋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當清政府跟義和團與西洋列強混戰之際,在西北茫茫大漠之中,一位名叫王圓籙的道士開啟了這座塵封已久的藝術寶庫。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藏經洞甫一現世,立刻引來了無數貪婪的目光,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險家接踵而至敦煌,不擇手段地騙取了大量的珍貴文物,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絕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於英、法、俄、日等國的眾多公私收藏機構,僅有少部分保存於國內,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作為敦煌石窟的發現者,王道士原本應該名垂青史,但卻走向了“賣窟賊”這條不歸之路,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當然,把所有罪責全都推到王道士一個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

為了保護好文物,王道士曾四處奔波,苦口勸募,並屢屢寫信向清政府求助,甚至登門拜訪各級政府官吏,卻都是置若罔聞,任文物流散。

整個時代,竟然容不下一個莫高窟!這對無數為敦煌石窟奉獻了畢生心血的先賢而言,又是何其的諷刺!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面對這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國學大師陳演恪曾痛心疾首道:“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

值得慶幸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敦煌石窟得到了全方位的保護,經歷過狂風驟雨,終究還是見到了彩虹。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雕刻在崖壁上的藝術,是先祖的榮光,是歲月的恩賜,同時也是中華文明的傷心地。

千載輝煌,古風古韻皆淨土。百年滄桑,沐風櫛雨傳薪火。

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明珠,卻為何飽含淚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