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真假美猴王是爭議比較大的一回,有人說被打死的是真悟空,有人說被打死的就是六耳獼猴,還有人說六耳獼猴不過是悟空的另一個分身。到底是哪種情況還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認為被打死的其實就是六耳獼猴。

如果被打死的是六耳獼猴,又會衍生出幾個問題,為什麼六耳獼猴的本領和悟空一模一樣,還有相同的金箍棒,而且還戴著相同的緊箍咒。接下來就給大家說一下為何死的是六耳獼猴,為什麼其他的兩種說法是錯誤的。

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真假美猴王這一回解讀起來可能非常長,為了照顧大家的閱讀習慣,我會分兩次來解讀。

在大多數解讀真假美猴王的作品中,很少有人會解釋或者能解釋明白這一回發生的真正原因。我們還是先來看原著。真假美猴王一共有三回,從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開始。這一回,主要講的是悟空在毒敵山琵琶洞救了唐僧之後,悟空接連打死數名強盜,然後被唐僧逐走。看上去跟三打白骨精很相似,都是悟空逞兇打死百姓,唐僧受不了就把悟空趕走了,但是兩個事件的誘因是完全不同的。

從第五十六回的標題我們就可以初窺端倪,悟空“神狂”了!也就是在第五十五回,悟空八戒沙僧三人趕到毒敵山琵琶洞,沙僧是這樣評價悟空的:

八戒無知,上前就使釘鈀築門,行者急止住道:“兄弟莫忙,我們隨旋風趕便趕到這裡,尋了這會,方遇此門,又不知深淺如何。倘不是這個門兒,卻不惹他見怪?你兩個且牽了馬,還轉石屏前立等片時,待老孫進去打聽打聽,察個有無虛實,卻好行事。”沙僧聽說,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悟空處事非常冷靜細膩,不是容易“神狂”的人。這才怎麼只過了一回,悟空就“神狂”了呢?悟空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取得西經,成了正果,摘了緊箍。悟空在此回的心理變化作者在最後一句話中點出:心有兇狂,神無定位。只有取不得西經,成不了正果,摘不了緊箍,才會讓大聖發狂。

為何悟空會認為取不得西經,成不了正果,摘不了緊箍呢?這還要回到第五十五回,講一講悟空進入琵琶洞看到的情形。

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洞中,插句題外話,悟空變成昆蟲去偵察,很多時候變的都是蚊子、蒼蠅、蛐蛐、跳蚤等等,偏偏這一回變作蜜蜂,有一個詞叫做“狂蜂浪蝶”,用來比喻輕薄放蕩的男子,要是說悟空其中沒有嘲諷的意味我是不信的。悟空看到,“幾個綵衣繡服的女童,走向後房,把唐僧扶出。那師父面黃唇白,眼紅淚滴,行者在暗中嗟嘆道:“師父中毒了!””

悟空認為師父中毒了。可是,打死蠍子精之後,我們也沒看到唐僧吃什麼解毒的東西,所以唐僧的表現很可能不是中毒。唐僧很虛弱,站不穩需要人扶,加上面黃唇白,你認為唐僧他做了什麼?

看到唐僧這個樣子,悟空很可能在心裡認為,唐僧已經喪了元陽。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悟空此時的心理波動非常大,也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倘若被他哄了,喪了元陽,真個虧了德行,卻就大家散火”。“喪了元陽”在悟空看來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那就意味著西經取不得了。

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就算把唐僧救了出來,悟空心裡還是有這個心結的。悟空不知道西天是否已經知道了這個秘密,也不知道西天接下來會採取怎樣的動作,會不會動手把他們都滅了隱藏證據。取經這個面子工程對如來意味著什麼悟空是不會不知道的,如果西天選擇直接動手,取經團可說是一點勝算沒有。

悟空非常生氣又不能表現出來,這個秘密誰都不能說。他把氣都撒在了罪魁禍首唐僧身上。我們看看悟空是怎麼對待唐僧的:

八戒道:“天色將晚,自上山行了這一日,肚裡餓了,大家走動些,尋個人家化些齋吃。”行者聞言道:“既如此,等我教他快走。”那長老挽不住韁口,只扳緊著鞍橋,讓他放了一路轡頭,有二十里向開田地,方才緩步而行。

悟空完全沒給唐僧準備的時間,也沒有考慮唐僧是不是能籠住馬,也沒考慮唐僧的安全。這馬直奔二十里,你就可以想象這種做法有多過分,這麼出格的事情悟空第一次這麼做。唐僧想必是非常不好受的。

接下來,唐僧被山賊吊在樹上,把悟空供了出來,悟空是這樣嘲諷唐僧的:

行者道:“師父,你好沒搭撒,你供我怎的?”三藏道:“我說你身邊有些盤纏,且教道莫打我,是一時救難的話兒。”行者道:“好,好,好!承你抬舉,正是這樣供。若肯一個月供得七八十遭,老孫越有買賣。”

像不像別人把你惹毛了,而你說:行,行,行,你TMD說的都對!趕緊滾!

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悟空剛被救出五行山的時候就打死六個毛賊,唐僧也是這樣囉囉嗦嗦,結果悟空怒了一走了之。現在不同了,他不能走。聽了師父說“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一下子就把悟空的火給點著了。

悟空道:遭瘟的強盜,你聽著!我被你前七八棍,後七八棍,打得我不疼不癢的,觸惱了性子,一差二誤,將你打死了,盡你到那裡去告,我老孫實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

三藏見說出這般惡話,卻又心驚道:“徒弟呀,我這禱祝是教你體好生之德,為良善之人,你怎麼就認真起來?”行者道:“師父,這不是好耍子的勾當,且和你趕早尋宿去。”

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悟空的那段話把取經團的三個人都得罪了。悟空實在是怒急了,又做了一件之前絕對不會做的事:

行者上前,奪過刀來,把個穿黃的割下頭來,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鐵棒,拽開雲步,趕到唐僧馬前,提著頭道:“師父,這是楊老兒的逆子,被老孫取將首級來也。”

猴哥這裡的表現就是要跟唐僧過不去,你不是不讓殺嗎?我偏要殺,我還要把頭割下來給你看!看你能怎麼樣!

唐僧唸咒,悟空求饒,這次走的非常利索,也沒有求人,也沒有要什麼把自己逐出師門的字句。悟空心裡真的是鬱悶,恨唐僧敗事有餘,又有苦說不出,有家不能回,只能去南海找觀音菩薩訴苦。

整個真假美猴王事件都是因為悟空認為唐僧元陽已喪惹出來的。

細讀西遊記:唐僧恐怕已經失身於蠍子精了,這才導致師徒內訌

你要問唐僧元陽到底喪沒喪,我認為很可能是喪了。

其實,唐僧到底有沒有喪元陽不重要,猴哥認為唐僧已經喪了元陽取不得西經,這才重要。

瞭解了事件發生的原因,下面就是介紹這個與大聖並無二致的六耳獼猴的來歷了。我們下篇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