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江北的太平军与捻军多年以来就互相支援,协同作战。捻军著名领袖张洛行被洪秀全封为沃王,其他主要将领也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1864年初,天京危急,西北太平军星夜兼程回救,一路会合了捻军张宗禹、陈大喜等部,众至数十万。他们转战到鄂、皖之间,遭到僧格林沁骑兵的阻截。

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天京陷落后,他们在鄂东陷于困境,11月在霍山兵败,扶王陈得才自杀。在这危殆之际,遵王赖文光得到捻军将士的信任,挑起重担。他按照太平军的兵制对捻军进行整编,改变其过去忽分忽合、不相统属的松懈状态;又用太平军的兵法训练部署捻军,增强其战斗力。经过这番整顿,捻军的素质和战斗力大大提高了。1865年初,清军以僧格林沁的骑兵为主力,对捻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1865年5月18日,捻军把僧格林沁的骑兵引到山东菏泽县西北的高楼寨,利用有利地形,设伏于寨外河堤后面。僧格林沁率军紧追不舍,陷入捻军的重围,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日暮,僧格林沁趴伏于田垄间,妄图躲过捻军的耳目,被捻军战士击毙。高楼寨之役,捻军全歼八旗王牌军僧格林沁的骑兵,声威大震。清政府对此十分惊慌,先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钦差大臣,督师北剿。敌人企图把捻军诱入山深水复的绝境,以重兵围而歼之。赖文光针对敌人的阴谋诡计,遂于1866年冬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市)分捻军为东西两支。一支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率领,留在中原地区活动,是为东捻军;另一支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挺进西北,联络回民起义军,是为西捻军。

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1867年12月,东捻军在山东寿光遭到淮军层层围击。在突围中,牺牲两万多人,被俘近万人,东捻军主力损失殆尽。赖文光率余部南走江苏,经淮安、宝应、高邮、邵伯等地,力图甩掉追兵。他们行至扬州东北湾头瓦窑铺时,遭清军袭击。赖文光伤重被俘,于1868年1月10日,在扬州从容就义。东捻军失败。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等率领的西捻军6万余人,与东捻军分兵以后,进入陕西,发展很快。年底,东捻军危急的消息传来。西捻军急速东进救援。但当时东捻军业已失败,西捻军深入敌后,反而成了孤军,处境非常危险。

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1868年8月,西捻军被清军诱至山东境内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的狭窄地带,陷入重围。广大捻军战士在困境中浴血奋战,宁死不屈,悲壮牺牲。由洪秀全酝酿、发动与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因而悲壮地失败了。

太平天国的失败,新捻军

但是,它以疾风暴雨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纵横驰骋18个省,先后攻克600余座城市,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达14年之久的政权,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不朽的一页。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洪秀全的名字在史册上熠熠闪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