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超200家公司排隊在港IPO 港交所或檢討新股上市機制


熱點|超200家公司排隊在港IPO 港交所或檢討新股上市機制

鉛筆道1月3日訊,2018年收官,港交所再次榮登全球IPO(首次公開發行)冠軍的寶座。去年全年,港交所有218只新股上市,集資高達2865億港元,融資金額同比激增123%,而IPO發行數目則創下歷史新高。

普華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表示。“目前仍有超過200家的公司在排隊申請來港上市,同時預計會有一兩家集資金額超過200億港元的巨型IPO。我們預計今年香港IPO市場仍將十分活躍,集資金額有望達到2200億港元,大部分IPO為中小型,即集資金額在12億港元或以下,平均估值水平大約為10-20倍市盈率。”

他續稱,目前有大約5家大型公司正在考慮在港IPO,主要是內地企業,既有新經濟企業,亦有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他們上市的進程主要取決於市況,例如中美貿易摩擦談判的進展等,希望等塵埃落定後,在今年下半年會有1-2家企業在港上市。”

近年來,新經濟企業已成為全球各大交易所爭相搶奪的“香餑餑”。去年全年港交所共有43家新經濟公司上市,集資總金額達到1795億港元,佔整體集資額比重近63%。另據RenaissanceCapital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有32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主要為互聯網企業,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募資總額達到89億美元。

然而,大部分內地新經濟企業在中國香港、美國市場上市後股價相繼“破發”(跌破發行價)。華盛證券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美股市場,總計有9只中概股首日破發,佔比29%;有17只股票上市30天后破發,超過總數的一半。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首日破發的比例達到12%,29%的新經濟公司去年年底收市價低於上市首日收市價。

對此,黃煒邦坦言,“新股只是跟隨大市走勢發展,而港股較美股亦更早進入調整階段,因此出現不理想表現。”

去年港股的走勢呈現前高後低,儘管在2018年1月底,恆生指數創出歷史性高點33484.08點,但2018全年,該指數暴跌13.6%,為2011年來最大跌幅。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近日多次公開表示,正在檢討新股上市機制。他此前曾表示,香港新股發行制度的某些安排賦予了發行者(即上市公司)比較強勢的話語權,例如針對散戶的公開認購定價機制、基石投資者安排等,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國際機構投資者在新股定價中的作用。

“新股改革的一個重點是檢討新股公開發售的比例,尤其是削減高倍數超額認購下的‘回撥’比例,目前上市公司及保薦人確定招股價範圍,而散戶只能以招股價上限認購,導致一些熱門股票的定價被推高。”某位知情人士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